抗美援朝时期,澳大利亚在一次和朝鲜军的白刃战中打出了0:150的光辉战绩,这让澳大利亚的军人对拼刺刀十分自信。可是在一次与中国志愿军交手后,让入侵朝鲜的澳大利亚军队再也不敢在战场上和中国人拼刺刀了。 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军队陆续抵达朝鲜半岛参战。作为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派出了陆军第三营率先抵达朝鲜战场,这支部队此前在二战期间与日军交手时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澳大利亚军队进入朝鲜战场后,很快就投入到了实战当中。由于当时的朝鲜军队正处于全面进攻的态势,澳大利亚军队不得不立刻与朝鲜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在1950年10月的一场战役中,澳大利亚军队在防守阵地时遭遇了朝鲜军队的突袭。当时的战场环境十分不利,澳军不得不与朝鲜军队展开了白刃战。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白刃战竟然以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比分结束。澳大利亚军队仅仅付出了7名士兵受轻伤的代价,就成功击杀了270名朝鲜军队士兵,同时还俘虏了200多名朝鲜军人。 联合国军内部甚至开始流传,只要是遇到需要进行白刃战的战役,就优先派遣澳大利亚军队上阵。这种评价让澳大利亚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地位迅速提升。 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澳大利亚军队开始逐渐建立起对白刃战的绝对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在近距离格斗方面已经达到了顶尖水平,这种自信甚至让他们开始轻视其他亚洲军队的战斗力。 在当时的澳军内部,普遍认为亚洲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实战能力特别是近身搏斗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想法的形成与他们此前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的交手经验有关。 然而,澳大利亚军队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遇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经过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洗礼的精锐之师。这些志愿军战士们,有着丰富的白刃战经验。 就在澳军沉浸在连续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场改变他们对白刃战认知的战斗即将到来。这场战斗不仅彻底打破了澳军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更让他们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1950年11月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术转移。清川江畔的战斗成为了这次行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为了确保大部队安全转移,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派出了一个连队担任掩护任务。这支仅有30人的连队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挡住敌人的追击。 当时的战场环境十分复杂,清川江两岸的地形起伏较大,到处都是岩石和灌木丛。这样的地形对于人数处于劣势的志愿军来说反而是一个有利条件。 这支30人的连队迅速选择了一处易守难攻的高地,利用地形优势布置防御工事。他们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敌军,必须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很快,澳大利亚军队的先头部队就出现在了视野中。根据后来的战报记载,当时追击的澳军约有一个营的兵力,大约一千余人。 澳军显然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志愿军的阻击。当他们发现阻击部队的人数如此之少时,立即发起了猛烈进攻。 志愿军战士们凭借地形优势,有效地阻挡住了澳军的第一波进攻。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一定的伤亡。 随着战斗的持续,澳军开始调整战术,他们决定利用人数优势,从多个方向对志愿军发起进攻。这种战术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在多个方向的压力下,志愿军的防线开始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澳军抓住这个机会,加大了进攻的力度。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到可以看清对方面孔的程度。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在清川江畔爆发了。 这场白刃战从开始到结束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里,双方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 刺刀与刺刀的碰撞,军靴与泥土的摩擦,战士们的怒吼声在清川江上空回荡。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澳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他们很快发现,面对这支志愿军连队,数量优势似乎并不能带来战斗力的绝对压制。志愿军战士们的白刃战技巧和意志力,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整个战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的伤亡人数都在快速增加,但谁都没有退缩的意思。 当这场激烈的白刃战结束时,战场上留下的伤亡数字令所有人震惊。澳大利亚军队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12名士兵,另有64人受重伤,这个数字对于一支被称为"白刃战最强部队"的军队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 相比之下,志愿军这边的伤亡数字更加令人惊讶。在这场三十对一千的较量中,志愿军仅仅牺牲了不到十名战士,而且还有二十多人成功突出重围,完成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 这个结果立即在整个朝鲜战场上引起了轰动。此前一直以白刃战见长的澳军,在面对中国军队时却遭遇了如此惨重的失败。 战后的分析报告指出,这场战斗的结果并非偶然。志愿军战士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经常与日军进行白刃战,这让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