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前后,某城市惊现一名“独角大盗”。在长达约两年的时间里,他频繁作案,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恐慌。 其作案多在白天,凭借娴熟手法,通过窍门撬锁或爬气窗,潜入居民小区底楼或二楼。哪怕居民在家熟睡,他也照偷不误,作案多达一百多起,却始终未与居民、警方正面冲突。 公安机关全力侦破。勘查现场发现同一人作案线索,虽指纹因手套难以获取,但从脚印、作案工具痕迹判断为同一人。通过追踪被盗国库券、存折等在银行兑换情况,结合营业员描述,锁定了嫌疑人的大致体貌特征。分析作案时间、地点,确定其主要活跃在城东、城北和城中。警方蹲点守候、发协查通报、发动企事业单位保卫科排查,对大量人员进行指纹比对,然而因技术局限和繁重工作量,案件推进艰难。 转机出现在一位大妈身上。她在小区发现行为可疑的小青年,询问时对方应付几句后扔下自行车逃窜。警方循自行车登记信息,锁定化工厂团委书记。指纹比对证实其就是罪犯,还从他家搜出诸多赃物。最终,该罪犯因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 罪犯二十四五岁,身高1米75,体格强壮,有高中文化,外表文雅。他起初偶然入室盗窃,后来成瘾,盗窃成为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即便警方严查,风头一过又重操旧业。2000年出狱后,他贼心不改,盗窃邮政纪念馆时当场被抓,因累犯被重判,传闻在劳改场所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罪恶人生。
从文雅青年到阶下囚:80年代特大盗窃案的惊人内幕
大嘴巴说故事
2025-01-15 17:36:32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