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誉为“游击队之母”的抗日英雄经审判,被判处死刑,周总理为其说情,然而毛主席却斩钉截铁给出四个字:“必须枪决”,奇怪,抗战立过大功的她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吓坏!说起赵老太,谁个不崇拜?要想中国好,学学赵老太!” 这是我国著名思想家陶行知写的一首打油诗,诗中的“赵老太”指的就是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1881年生人,老家在辽宁岫岩县哨子河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洪文国见识到了日本侵略者丑恶的嘴脸。 为了抗日,她动员全家人上战场,还把此前做生意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当做抗日经费。 她的家变成了抗日队伍官兵的掩护所和地下交通站,她还拿起笔杆子,鼓动更多爱国青年加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活动。 在赵洪文国和儿子赵侗的努力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他们的抗日武装,他们的这支部队鼎盛时期达到了上万兵力。 在赵洪文国和儿子的带领下,这支抗日队伍通过打游击的方式前前后后跟日军打了数百场仗,击毙日寇4000余人,这样的战绩可谓是十分辉煌。 也正是因此,赵洪文国被冠以了“游击队之母”的称号,连冯玉祥将军都称赞她为“女中豪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英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却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女叛徒”,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早在1938年,赵洪文国的“心气”就变了。 这年,她被邀请去到了香港参加抗日救国后援会,一同参会的还有不少“大人物”,包括宋庆龄、邓颖超等人。 在这期间,赵洪文国就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经过老蒋的拉拢和示好,赵洪文国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从此走上了人民的对立面。 抗战结束后,赵洪文国彻底投靠了国民党阵营,她被老蒋任命为了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军绥靖司令,还被分配到了很多先进武器,成为了我军解放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随着三大战役的爆发,国民党军颓势尽显,蒋介石逃亡台湾地区,不过他并没有带上赵洪文国。 就这样,赵洪文国被留在了大陆,充当了蒋介石手里的一枚棋子。 在大陆,她招收了不少土匪,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两万余人,她们在四川地区为非作歹,最后在解放军入川剿匪时被抓获。 那么,赵洪文国最后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咱接着往下看。 1950年3月,赵洪文国被活捉。 关于如何处理,我军展开了激烈讨论,但最终还是念于她抗日有功,决定给予她优待。 然而,赵洪文国却表现得很强硬,身为战俘的她竟然还提出了三个要求。 其一,给她“部队”里每个人发鞋子,其二,解放军要划出一部分地盘分给她,其三,赵洪文国享有部队的控制权。 不用想,这三个条件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不久后,赵洪文国残部被消灭,她彻底失去了“筹码”。 赵洪文国毕竟是“游击队之母”,关于如何判罚,地方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便汇报给了中央。 周总理的意见是从轻处罚,为此,他还亲自在主席面前说情。 但是,毛主席却说:“这个人执迷不悟,而且死不悔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必须枪决。不过,也要善待其家属。已经抓了的那些人,只要没有犯过重大错误的,都可以释放嘛。” 最后,1950年7月4日,赵洪文国被执行了死刑。 纵观赵洪文国的一生,有功有过,但功过不相抵,毛主席事宜枪决,但宽待其家属的决定是最为恰当的处理方式。
1950年,被誉为“游击队之母”的抗日英雄经审判,被判处死刑,周总理为其说情,然
寻墨阁
2025-01-15 17:44:58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