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赚大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航空公司出口军火,没想到竟然用5美元换回了1.

麻麻赖赖 2025-01-16 16:14:18

真是赚大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航空公司出口军火,没想到竟然用5美元换回了1.67亿,这次交易也被公认为是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来不当军火商不行了。”这是1978年邓公所说的一句话。 早些年,我国会无偿对外提供军事援助,比如说越南抗美时,我国就派出了军事顾问和200亿美金的援助。 不过,到了70年代后期,我国计划学习国外军工行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一大笔资金。 可是呢,很多以前我们曾无偿援助过的国家又开始向中国索要军工品,当时中国的外汇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兼顾。 所以,在1979年初,中央开始实施“军事援助对外收费”的措施,所赚取的外汇用来帮助军工业的发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航空工业。 迫于当时的国际环境,能跟中国“做生意”的国家并不多,我们的生意伙伴也只能局限在第三世界国家。 可是,以前的国家都习惯了中国的无偿援助,谁还愿意花钱呢?巧的是,正在我们正愁找不到买家时,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主动找上了门。 1月份,埃及找到中国,说想购买飞机、发动机以及各类航空备件。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埃及刚刚经历一场战争,他们意识到了空军建设的重要性。 其二,那段时间的埃及,与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关系都急剧降温,所以无法从美苏两国那里得到援助。 其三,埃及曾经是中国无偿援助的对象,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在埃及提出购买意向后,我国积极回应,埃及特使来华时,还是邓公亲自接见的。 只不过,想要为航空产品出口提供机会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以前负责出口的人员只对军援熟悉,对外贸的了解基本为零。 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意合同”该怎么写,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与海运单位沟通,第三个问题就是外汇。 关于生意合同,工作人员可以向他人求教,关于海运单位的联系,中央可以出台相关文件,但想要解决外汇问题,就有点棘手了。 因为涉及到了海外的交易离不开外汇,所以,中航技就想从外贸部借几千美元应急。 几千元并不多,但遗憾的是,外贸部竟然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帮助。 怎么办呢?只能硬凑,最后经过一番波折,中航技代表团终于凑够了5美元,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埃及开罗的飞机。 1979年3月15日,代表团在到达开罗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 第一个问题,埃及还是不舍得花钱,话里话外都是盼着中国无偿援助。 在这里,就要动用到谈判技巧了,在代表团的据理力争之下,埃方终于被说服了。 第二个问题,埃及对我国歼6的性能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歼6的作用仅仅是作为训练飞机。 代表团明白,这件事越拖,交易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小,怎么办呢?必须要采取些措施。 于是,代表团通过图哈密副总理的关系找到了穆巴拉克副总统,希望他能出面促成交易。 幸运的是,穆巴拉克很乐意提供帮助,在他的努力下,交易谈判再次启动,并且过程十分顺利。 有意思的是,在签合同的时候,埃及方面要求代表团提供“政府授权书”,我们对此没有准备,而且想要办理,必须得回国一趟。 来来回回这么一耽误时间,万一埃及方面反悔了怎么办?团长刘国民灵机一动,把他在参加国宴时的一张座位卡亮了出来,把这当做了 “政府授权书”。 这是埃及与我国航空的第一笔交易,他们也不知道我国的“政府授权书”到底是什么样,就这样,刘国民成功“忽悠”了过去。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埃及购买中方的50架歼6战机以及248台航空发动机,交易额达到了1.67亿美元,而这笔钱,是代表团用5美元“换”来的。

0 阅读:51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