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农民的儿女!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才华横溢,难得一见的才女!她继承祖辈精神,不靠家庭背景,不靠投机取巧,凭实力官至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陈春梅小时候,陈永贵就一直叮嘱她,就算是有再多的学问,走再远的路,也不能忘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要忘记自己农民的身份。 虽然爷爷是一名国家总理,但是在陈春梅看来,记忆中的爷爷永远是带着大寨村村民埋头苦干的人,后来从地方走到了中央,陈永贵心里装的仍旧是农民。 曾经的大寨村一贫如洗,农民们辛辛苦苦干一年,连家里的米缸都装不满。陈永贵跟着父亲辛苦劳作,他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他想为其他农民干出一个幸福生活。 在大寨村,谁都知道陈永贵是个靠得住的青年,谁家里需要帮忙了,谁的农活有困难了,陈永贵都会站出来尽力帮忙。 陈永贵身体力行在大寨村赢得了声望,抗战时期陈永贵牺牲自己奋斗出来的好名声,周旋在日本人中间,暗地里为八路军传递消息。 陈永贵这个不图名利的地下工作者,得到了大寨村党支部的关注,他认为陈永贵虽然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可是有勇有谋,敢想敢干,是个好苗子,陈永贵就这样走上了为人民工作的道路。 当时大寨村最要紧的就是把生产搞起来,村民们都干劲儿,可是大家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想不出好办法来。 大寨村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并不是肥沃的良田,这是长久以来困扰这片土地人民的问题。陈永贵虽然是个种田的好手,可是那些书本上高深的方法,他也弄不懂。 土地是陈永贵最好的老师,陈永贵在日常生活里认真观察,他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别的村就能丰收,大寨村的土地年年收成都不好? 陈永贵参考了很多良田开垦的案例,他发现大寨村的一个问题在于水土流失太严重了,并非土地不肥沃,而是水流把土地里的营养都带走了。 没了养分,庄稼怎么长得起来,陈永贵每天就在大寨村,用自己的手和脚感受每一寸土地,他认为人不能与天斗,但是人可以利用天时和地利。 大寨村有很多没有开发的荒山,这里或许是农民们的未来所在。陈永贵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村民们之后,大家都信服陈永贵的看法,愿意跟着他一起开垦荒地。 就这样曾经困住大寨村村民的荒山重新焕发生机,陈永贵带着村民挖了一条水渠,解决大寨村水土流失的问题。 默默无闻的大寨村村民,就这么抛洒汗水耕耘在土地上,一夕之间粮食产量翻倍,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给国家上交了数十万斤商品粮。 一夕之间,创造粮食奇迹的大寨村在全国出了名,连毛主席都知道了有个叫陈永贵的人,带领着大寨村,把贫瘠的土地变为了良田。 对于突如其来的关注,陈永贵却不改本心,虽然他是改变大寨村的人,可是陈永贵在大寨村并没有特殊待遇,他跟其他的农民一样辛苦劳作。 毛主席特意邀请陈永贵到北京去,讲一讲自己在大寨村的故事。陈永贵到北京期间,恰逢毛主席生日,关心农民的毛主席专门自掏腰包邀请陈永贵吃一顿便饭,赞扬他的才干。 陈永贵四十岁的时候,才通过国家扫盲识字,他在大寨村里做出的成就,都是农民在土地上积累的智慧,毛主席希望其他人也要学习陈永贵脚踏实地的作风。 国家将大寨村的经验作为全国的模范,陈永贵当上了劳模,被提拔到中央。陈永贵始终惦念着家乡的土地,不止一次提出希望让他再到乡间地头看看。 即使成为国家副总理之后,陈永贵考虑更多的事情,他坐在办公桌后总是不安心,要亲自去农村里考察。 后来陈永贵年事已高,主动提出辞职,还到农田里当顾问,陈永贵一生都在为土地、农民和农村奉献,从来不忘自己的是农民的儿子。 陈永贵的后代也不忘他的精神,孙女以爷爷为榜样,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女儿,在心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她努力学习,学习爷爷的艰苦朴素,靠着自己的材质,成为一名博士生,并且在基层从事法律工作,为农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陈春梅-《我的爷爷陈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