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北京军区政委空缺,毛主席问;当年大闹华山的红军师长在哪? 1929

熹然说历史 2025-01-16 23:33:52

1969年,北京军区政委空缺,毛主席问;当年大闹华山的红军师长在哪?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来到金寨县,号召穷苦百姓参军,年仅15岁的陈先瑞积极报名,但因身材瘦弱被拒。陈先瑞不甘心,托父亲说情,终于如愿加入红军,成为32师师长肖方的勤务兵。 报名参军不久,陈先瑞就随部队出发打仗。在第一次战斗中,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伙子表现得格外勇猛,一个人俘虏了十几个敌人。肖方见此十分欣赏,认定陈先瑞是块当兵的好料,就把他调到师通讯队当通讯员。 陈先瑞在通讯队表现同样出色,很快获得提拔,先后担任手枪团班长、分队长、中队长等职务。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屡立战功,深得肖方赏识。 肖方常夸陈先瑞:"小陈同志胆子大,打仗猛,跟我出生入死,将来必成大器!"陈先瑞谦虚地说:"首长过奖了,俺就是个穷苦出身的娃,红军来了俺才活了,为穷人打天下,拼了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后来,陈先瑞随红军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先后担任红25军224团1营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屡建奇功。仅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陈先瑞就亲自率领突击队夜袭敌人师部,生俘敌师长以下3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 国民党为除掉这个让他们头疼的红军虎将,悬赏一万大洋要陈先瑞的项上人头。然而陈先瑞将悬赏的告示当众撕毁,大声喊道:"要俺的头,没门!俺头是党的,是穷人的,除非砍下来!" 1935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红军游击队伍坚持斗争。陈先瑞被留在陕南,率领223团3营7连60多人坚持游击战。陕南地势险恶,敌人兵力又多,陈先瑞领导的这支小部队处境十分艰难。 但陈先瑞带领部队灵活机动,四处出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逐渐地,陈先瑞的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60多人发展到700多人。1935年10月,陈先瑞改编部队为红74师,自任师长,继续在陕南等地同敌人周旋。 红74师成立后,在陈先瑞的指挥下,二话不说杀向敌人。陈先瑞率部攻克一座又一座县城,拔除一个又一个敌人据点,把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1935年10月到1936年底,仅一年多时间,红74师活跃在豫、鄂、陕三省交界的24个县,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面对陈先瑞的红74师,号称"王牌军"的国民党中央军集结十几个团的兵力也消灭不了他们。相反,红74师从7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缴获的枪支也达3000多支,装备水平甚至超过了敌军。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陈先瑞和指战员们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优良作风。 1936年9月,陈先瑞得知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的消息。为了策应红军主力,他决定实施一个让敌人"永生难忘"的计划。陈先瑞率红74师主力,在华山周围同敌人兜圈子玩游击,还派人在华山之巅张贴标语:"陈先瑞从此过","陈先瑞到此一游"。 敌人闻讯大惊,还以为陈先瑞带着几千人杀进了华山,慌忙调动大批兵力围堵。结果在华山转悠好几天,连陈先瑞的影子都没见着。敌人气急败坏,国民党报纸甚至错把陈先瑞的名字登成"陈光瑞",骂他"陕南之王","股匪数千,四处游击"。 其实,陈先瑞就是要把敌人引到华山来,好让中央红军主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他这一招果然奏效,敌人在华山一带被牵制多日,主力红军终于突出重围,胜利会师。 这便是陈先瑞"大闹华山"的著名战例。华山不愧为奇险天下第一山,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峻异常。陈先瑞竟然敢率部"大闹华山",牵制敌人主力,足见其胆识过人。 陈先瑞有两个生死患难的好战友,那就是韩先楚和刘震。这三人都是安徽人,都是红25军的将领,还曾在同一个班当过兵。那时候陈先瑞是班长,韩先楚和刘震是战士。三个人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刘震两人被授予上将军衔,而陈先瑞却只是个中将。但无论官有多大,三个老战友见面时还是像当年一样亲热。韩先楚、刘震俩人一见陈先瑞就敬礼,口称"老班长好!"陈先瑞笑着说:"我这个老班长,官儿比你们小,怎么领受得起?"刘震认真地说:"什么大将小将,都是浮云!咱是革命战友,这辈子都改不了。" 三个老战友最常联络的事情就是下棋。陈先瑞爱抽烟,韩先楚则总爱耍小动作作弊。每到这时,陈先瑞就拍案而起:"老韩,你又耍赖!俺不跟你玩了!"吵吵闹闹的,其乐融融。 1981年,陈先瑞离休后,没有闲着养老,而是马上投入到编写《红25军战史》的工作中。他亲自组织战友开座谈会,搜集资料,撰写回忆。就是身患癌症住院,陈先瑞也从病床上爬起来修改书稿。 陈先瑞常对身边人说:"我们这一代人没什么文化,打打仗还行。现在国家需要人才,不需要我们这些老兵了。但红25军的历史不能忘,先烈的功绩不能忘,一定要把它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 1996年1月6日,陈先瑞溘然长逝,享年82岁。根据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了阔別多年的大别山上,回到了他年轻时战斗过的地方。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