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科考船遭韩国货轮撞击,拦腰折断沉入大海,船内的107名科考人员用尽全力呼救,但肇事的韩国却后退1海里,一点救援的意思都没有。 1993年5月2日,我国海洋局“向阳16号”科考船前往太平洋中部执行任务,岂料途中却升起了一阵海雾,瞬间让整片海域蒙上了一层面纱。 没过多久,船上突然爆发了一阵剧烈的抖动,船舱内的物品也随之落地,船员也迅速清醒了过来。 只见船上的钢板迅速被撕裂,不到5分钟,海水迅速涌入船舱,整个船只开始大幅度倾斜,并以极快的速度下沉。 考虑到船只损伤巨大,船员也无法及时自救船只,船长无奈只能下令弃船。 但由于剧烈的撞击,右舷已经严重变形,悬挂在上面的救生艇也被撞坏,船员只能跑到左舷,用斧子砍下另外两个救生艇。 带上船长共有107名科考人员脱困,另外3人却因为无法打开舱门,随着科考船只一同沉入海底。 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事后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这场事故的肇事者正是韩国的“银角号”货轮。 据了解,“银角号”货轮违反了雾区航行规则,在发现了科考船在其前方时,却没有采取紧急措施,直勾勾撞了上去,这才导致船毁人亡。 不过除了韩国货轮有责任外,我国的科考船也存在很多失误。 科考船上的船员队伍并不固定,而是临时组建,再加上没有互相磨合,对科考船也不够了解,给这次事故埋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在晚上赶路时,科考船也没有选择降低船速,而济州岛附近又是传统渔场,存在不少小渔船,而这些船只为了避免被大船撞到,通常都装有雷达反射器。 而科考船上的避碰雷达在接受到1英里以内的回拨,就会一直发出警报声响,但当时的值班船员却把雷达给关了,理由是听得十分心烦,这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在撞船之前,值班员已经在雷达屏幕上看到了“银角号”货轮,按理说半个小时后还需要继续记录这艘货轮的位置,如果发现对方航线没有发生变化,就需要考虑被碰撞的可能性,可科考船跟韩国货轮都没有改变航向以及航速。 等双方用肉眼发现彼此的船只后,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过200米,之后韩国的“银角号”货轮就像一柄巨大的斧子直勾勾的撞向了科考船的右舷。 一艘仅有4400吨的科考船被一艘3.8万吨的货轮撞到,其后果可想而知,最后科考船的腰身上直接被撞了一个大洞。 而在撞击后,“银角号”货轮迅速脱离事故发生地,退到了1海里外,可他们这一退出,原本还被堵住的大洞立马就进了水,不过几十分钟,整个船就沉了下去。 后来我国多次指责“银角号”,毕竟是他们违反了违反雾区航行规则,是这场事故的肇事者,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他们并不接受这一结果,拒绝了我国提出的索赔诉求,我们只能自行接受这一沉痛的代价。 不过现在来看,双方确实都存在一些责任,虽然是“银角号”的急速退出加速了科考船沉入海底的速度,但当时他们船上装的都是液化天然气,在发生撞船事件后很有可能引发连环爆炸,所以迅速退出也算是正确的决定。 可即便我国科考船存在一定的失误,但我们船上是配备有先进的导航设施,是完全可以在雾区航行。 估计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银角号”货轮会无视航行规则,这才导致沉船事件的发生。 而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失去了3名科考人员,整个穿上的仪器设备也沉入海底,造成了近亿元的经济损失。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界面新闻2017年06月20日关于《百慕大三角不是谜,海上迷航另有“妖怪”》的报道
1993年,中国科考船遭韩国货轮撞击,拦腰折断沉入大海,船内的107名科考人员用
一叶知大事
2025-01-17 15:55:2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