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淮海战役中,年仅22岁的李德银带领突击队三次攻破敌阵,最终活捉国民党王牌军司令黄维,立下特等功。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却在战后回到河北老家,靠捡废品为生。 他隐瞒军功50年,直到临终前还坚持将军功章捐给国家。他的平凡生活背后,是何等深沉的家国情怀?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的硝烟弥漫在华东大地。 李德银,这位年仅22岁的突击排队长,站在战斗最前线,指挥着60多人的突击队。他们的任务是冲破敌人防线,直捣敌军核心。 天还未亮,寒风刺骨,李德银已经带队隐蔽在杨围子的外围。对面是国民党黄维的部队,防守严密,火力凶猛。 一次冲锋下来,突击队牺牲了三分之一。李德银一咬牙,亲自带队冲锋。 这次,他手上还捆了两包黄色炸药,身后的突击队员们纷纷在身上捆绑炸药,成了一支“人体炸弹”突击队。 他们的目标是敌军坦克。 李德银带头跑在最前面,身后队员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 坦克爆炸了,敌人的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李德银趁机指挥剩下的12人突入敌人阵地。并且活捉了黄维。 战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亲自为李德银颁发了“人民功臣”奖章,还特意将黄维的签字章奖励给他。 赞皇县的乡亲们听说了这事儿,挂起了“人民功臣”的匾额,还唱了三天的大戏。 淮海战役,也是李德银一生中最难忘的战役。 1951年,李德银正在部队参加培训,突然收到家乡的来信:奶奶去世,父亲病重。他向组织请假,赶回了家乡赞皇县孤山村。 一到家,他发现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的田地荒废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 为了照顾家人,李德银递交了退伍申请,带着满腔遗憾离开了部队。那一年,他才25岁。 回到村里,李德银没再提自己是“人民功臣”的事儿。他拿起锄头开始种地,用最朴实的方式生活着。 乡亲们只知道他是个老实人,腰板总是挺得笔直,从没想过他还有一段传奇的军旅经历。 几十年过去,李德银一直靠种地、捡废品补贴家用。 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得了脑血栓,一个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几乎压垮了他。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始终不肯向当地政府申请相关补贴。他总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还能再给国家添麻烦吗?” 直到2008年,在家人的劝说下,李德银才向政府申请了补贴。村里的乡亲们这才知道,他竟然是当年活捉黄维的特等功臣! 李德银家里有一个小柜子,里面藏着一个小塑料袋,装满了奖章和纪念章。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珍藏了几十年,从未向外人展示过。 1963年,家乡发了一场大水灾,房屋倒塌,很多老物件都被冲走了,但这个装着军功章的小袋子却被他拼了命抢了出来。 袋子里有“人民功臣奖章”“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解放大西南胜利纪念章”等勋章,还有那枚黄维的签字章。 这些奖章,是李德银最珍贵的财富。他经常拿出来擦拭,抚摸着它们,就像是在抚摸自己的青春和战友们的英魂。 临终前,李德银躺在病床上,握着女婿的手说:“这些奖章,是我用血换来的。等我走了,你把它们捐给国家,这是我的遗愿。” 2012年,李德银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他的葬礼简单而庄重。村里人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默默无闻的老人,是当年叱咤战场的英雄。 李德银的遗愿让人泪目。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悔的选择”:年轻时为国奋战,晚年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始终保持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他的军功章最终被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那些奖章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就像他的精神,历经风雨却不曾褪色。 李德银的一生,是从战场到田野的传奇,是从荣誉到平凡的奉献。他没有留下财富,但他的精神却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后人的路。 淮海战役活捉黄维老兵去世 遗愿是捐赠军功章 燕赵都市报-中国新闻网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