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2025#【主编有态度|#我们的信心来自产业的厚度#】
2024年,湖南全省万亿级产业增至6个。
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当时。对此,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今年工作总体要求之一。
融合发展就是要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1+1>2”效应。这些年,湖南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不俗成绩:
科技打头阵,第一个"1"的含“金”量不断提升。连续4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国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等关键核心技术170项,取得中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等20项“首字号”“最字号”成果。如今,“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强势掘进,全球最快高铁载着“株洲心”加速奔驰,国产最大无人运输机SA750U振翅高飞,“湖南智造”已成为全球信赖的品牌。
产业来领军,第二个"1"的高“研”值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75万家,由企业牵头承担科研项目、组建科创平台的比重超80%,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征集重点企业技术需求超2000项。如今,博云新材成国产大飞机C919机轮刹车系统国内唯一供应商;中创空天承担火箭等大国重器的“轻”材料任务等成绩背后,不仅是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更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的见证。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湖南以“加速度”实现转化成果。聚焦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转”“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出台20条支持措施;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建设15家创新联合体、2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多项产业发展先人一步;成立金芙蓉基金,打造耐心资本,助力科创企业突破发展初期瓶颈……
新的一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滚滚浪潮中,不进则退,非优即汰,百舸争流,时不我待!
竞争之局,如何图进?
“不失时机、马力全开”,政府工作报告如此作答!
报告描绘出了湖南未来的产业新蓝图、科技新格局、发展新前景:
传统产业,向高攀升。“运用数字、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钢铁、石化、有色、食品、轻纺等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优势产业,强链壮群。“推动工程机械构建再制造体系并向农业机械、应急装备等领域拓展,轨道交通装备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建筑业从城市建设向城市运营转变,提升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供给和配套水平。”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向新奋进。“推动航空航天、北斗规模应用、低空经济、智能衡器计量、智能网联汽车、磁浮智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材料、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前景无限的未来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湘大地奏响发展强音。
#长沙[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