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你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没得商量,绝不可能放人!”“老总啊,今天你不放也得放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1-18 00:25:44

“总理,你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没得商量,绝不可能放人!”“老总啊,今天你不放也得放!”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那时候社会上到处都需要人才,哪里都缺人。周恩来呢,当时主要负责外交工作。 他看中了一个叫许光达的年轻人,觉得这小伙子在外交方面挺有天分,就想把他调去外交部工作。可是呢,许光达是军队里的人,调他得通过朱德总司令那一关。周恩来就去找朱德商量这事儿。 朱德一听说要调许光达,立马就不乐意了。他觉得吧,军队现在正缺这样的军事人才,外交部再重要也没有军队的需求急迫啊。周恩来解释说,外交部目前形势也很严峻,急需一批得力干将。 双方你来我往,谁也说服不了谁。周恩来坚持要人,朱德坚决不放。两位领导为了许光达的去留问题,争执了很久也没个结果。 事关重大,他们决定去请示毛主席,由毛主席拍板。毛主席呢,也认识许光达,知道他在苏联待过一段时间,学过坦克装甲方面的本领。毛主席一合计,现在我们对外有外交部,对内吧,军队建设也不能落下。 新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的装甲兵,许光达在这方面正好能派上用场。于是乎,毛主席就决定,让许光达留在军队,担任装甲兵司令员,专门负责新中国装甲部队的建设工作。这个决定呢,朱德是十分满意的,他觉得许光达就应该好好在军队建功立业。 周恩来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服从大局,同意许光达继续在军队发挥作用。就这样,许光达的去向算是尘埃落定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都在想方设法网罗人才,而像许光达这样的优秀人才,更是各个部门争相招揽的香饽饽。 不过呢,毛主席从大局出发,把许光达安排到了最需要他的地方。后来的事实证明,许光达在装甲兵的建设发展中,还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呢。 毛主席听完周恩来和朱德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先静静地抽了口烟。然后他慢悠悠地说,我考虑了一下啊,觉得许光达同志还是留在军队比较合适。大家知道,许光达在苏联学过装甲坦克,这可是我们军队急需的人才。 我们现在正着手发展装甲兵,许光达在这方面肯定能发挥大作用。毛主席接着说,外交部这边呢,周总理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你配齐人手的。但是军队建设的任务也非常紧迫,许光达留在军队,对军队和对国家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周恩来一听毛主席的分析,马上表示赞同。他说,主席考虑得很全面,我完全服从主席的决定。朱德也连连点头,说主席英明,我们军队现在就需要许光达这样的人才。 于是乎,毛主席就正式决定,让许光达担任装甲兵司令员,全面负责新中国装甲兵的组建和发展。这个决定一下来,朱德是最高兴的。他马上表示,一定要全力支持许光达的工作,保证完成装甲兵建设的任务。 周恩来虽然舍不得许光达,但也表示,为了国家和军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服从大局。许光达同志在装甲兵的岗位上,一定能建功立业,为新中国的军队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就这样,经过毛主席的拍板,许光达正式走上了装甲兵司令员的岗位。 从此以后,许光达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装甲兵的建设中去了。他亲自选址建立了我军第一所坦克学校,培养装甲兵人才。他还到处奔走,想方设法搞来了一批苏联的坦克装备。 在许光达的努力下,我军装甲兵逐渐有了起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后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装甲兵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上甘岭等重大战役中,创造了显著战绩,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是许光达同志领导装甲兵建设的结果。 许光达同志呢,从担任装甲兵司令员那天起,就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装甲兵的建设当中。那时候啊,我们国家的装甲兵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啥都缺,训练条件也非常艰苦。但是在许光达的带领下,装甲兵的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许光达深知装甲兵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为此,他亲自选址,在北京建立了我军第一所坦克学校。这所学校啊,后来成为了我军装甲兵人才的摇篮,为装甲兵输送了大批优秀指挥员和技术骨干。许光达还经常到部队视察,亲自给战士们上课,手把手地传授驾驶和维修坦克的本领。 除了抓人才培养,许光达还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弄来先进装备。那个时候,我们和苏联是好兄弟,许光达就去找苏联援助。在他的努力下,我军装备了一批先进的苏式坦克,这些坦克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这样,在许光达的带领下,我军的装甲兵渐渐有了模有样。 真正让装甲兵崭露头角的,是抗美援朝战争。那时候啊,美军的装备可先进了,坦克又多又厉害。我志愿军刚开始还真有点怵。但是许光达临危不乱,他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提出了"坦克化步兵"的作战思路。 就是利用坦克的机动和火力优势,配合步兵作战。这一招很快在战场上显示了威力。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装甲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合步兵打败了美军的反攻,为我军的胜利立下了大功。许光达同志在战争中,指挥得当,勇气过人。

0 阅读:18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