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十九《樂志》“前世樂飲,酒酣,必起自舞。詩云‘屢舞僊僊’是也(注,《小雅 宾之初筵》“曰既醉止,……舍其坐迁,屡舞跹跹。”)。宴樂必舞,但不宜屢爾。譏在屢舞,不譏舞也。漢武帝樂飲,長沙定王舞又是也。魏晉已來,尤重以舞相屬,所屬者代起舞,猶若飲酒以杯相屬也。謝安舞以屬桓嗣是也。近世以來,此風絕矣。”
唐代人还要在酒宴间起舞。《大唐新语》卷三“景龙中,中宗尝游兴庆池,侍宴者递起歌舞,并唱《回波词》。”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宋代“近世以來,此風絕矣。” 但好像偶尔还有人起舞。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范希文知鄧州,是時法網疏闊,監司尚預游宴,張去惑為提點刑獄,醉中起舞,既而曰:啟諫議,壞了提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