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成都的一名人民教师胡忠,原本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刚出生的女儿。一份报纸上的报道,让他了解到山村孩子所面临的困境,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他决定支教,虽然一开始并未直接告诉妻子真实的想法。他请求带着妻子和女儿去甘牧旅游,实际目的是去康定县的一个偏远山村。
当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简陋的教室和孩子们身上单薄的衣衫,令胡忠心中不忍。妻子那时才明白,胡忠去山村是为了支教。面对这样的境况,虽感到意外,但妻子没有抱怨,而是选择支持。胡忠在妻子的默默支持下,最终决定留在山村,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他不仅教授课堂知识,还向他们描述外面的世界,为孩子们带去希望和梦想。
两年过去,留在成都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女儿,再次回到山村,与胡忠并肩应对艰难的挑战。夫妻二人把所有积蓄用来为孩子们购买衣物和学习用品,把这个山村视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他们的努力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被胡忠夫妇的事迹所感动,纷纷加入支教行列,为山村的发展献出力量。尽管社会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胡忠夫妇却始终专注于孩子们的教育,也因此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村的孩子,他们的坚持和奉献已经持续二十年,俨然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些年,互联网的力量让胡忠和妻子感人的故事广为传播,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支教事业。因为他们的善举,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孩子走出大山。而无数志愿者的加入,使支教的力量不断增长。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行动,让更多的孩子能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