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期间,19岁的志愿军战士郑起在釜谷里的一场关键战斗中,用一声冲锋号吹出了奇迹。当时,他和其他六名弹尽粮绝的战友被200名英军团团围住,境况危急。然而,年仅19岁的郑起勇敢地站了出来。
敌我交战数日,我军伤亡惨重,而英军也愈发凶狠。重伤的连长在昏迷前将指挥权交给了郑起。他虽无指挥经验,但依然努力带领着不足二十人的部队抗击强敌。他给自己打气,坚定地告诉战友们:“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斗争。”
当英军步步紧逼,高地岌岌可危之时,郑起果断吹响了冲锋号。出人意料的是,敌人听到号声后误以为我军有援兵赶到,仓皇撤退。即便嘴唇因干裂出血,他仍坚持吹完号。事后,这份临危不惧的勇气为他赢得了特等功。
郑起的英雄事迹不止赢得了军功,还让他在国庆观礼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当他鼓起勇气上前敬酒,毛主席放下酒杯,握住了他的手。郑起感受到了一股温暖,心里如沐春风。回忆起那一刻,他说毛主席的手非常温暖柔软。
郑起出生贫寒,幼年父母相继离世,由亲戚抚养长大,甚至在街头乞讨过。然而,他并未因此自怨自艾,而是立志改变这个世界。他在战争中的表现使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成为人们敬佩和欣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