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3年开始,三峡工程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由于大坝建设,超过百万的居民被迫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这次大搬迁涉及重庆和湖北的12个县区,600多个乡镇和村落,如巫山、奉节、秭归和巴东等地,这些地方都将在地图上消失。各地政府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年迈的老人和刚出生的婴儿适应即将到来的改变。
为了帮助这些移民尽快安置,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每人获得20万元的安置费,此外,在接下来的20年内,还能每年领取600元的生活补助。各地沿海发达省市迅速伸出援手,山东、上海、广东、江西等地都为移民提供了安置用地和多种支持。
适应新生活并不容易。农民走出土地,开始面对城镇生活的挑战,渔民则需要学习新的谋生技能。政府未雨绸缪,在安置区提前建好了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并特别开设职业培训班,帮助移民掌握新技能。渐渐地,移民们在新家安居乐业。有的人开起了小店,有的人在工厂车间工作,有的则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那些曾经的渔村和农舍,正发展成繁华的新城镇。
三峡移民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今天,三峡大坝巍然屹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能量来源。而那百万大迁移的参与者,早已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以他们的选择和付出,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