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马占福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战后,团部来到他家看望英雄的母亲却找不到人

1987年,马占福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战后,团部来到他家看望英雄的母亲却找不到人,经打听才知道,马占福的母亲生活艰难……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边防部队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这场为期近一个月的军事行动不仅是对越南持续武装侵犯中国领土的有力回应,更标志着中越边境冲突的高峰。这次反击战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卓越战斗力和坚定的民族意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军事和政治胜利。 此次自卫反击作战的导火索源于越南对中国边境地区的频繁侵扰和军事挑衅,尤其是在越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的背景下。越南领导人黎笋等人未能有效控制战争创伤,反而在胜利的喜悦中背离了胡志明的路线,对内推行过左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依赖苏联支持,妄图组建“印支联邦”。这种错误的政策转向导致越南公开反华,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79年2月17日,PLA边防部队正式发动自卫反击战。作战期间,中国军队分三个阶段展开行动,首先集中力量攻占越南北部的战略要地。扣林山和法卡山成为战役的主要战场,中国军队凭借出色的战术部署和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迅速重创了越南的四个正规师和十个团,累计击毙敌军超过37,300人,俘虏2,2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 随着战斗的深入,中国军队进一步推进,突破越军防线,深入敌后20至40公里,攻占了高平和谅山两座省会城市,以及河广和茶灵等十一座县城。在这些地区,中国军队不仅摧毁了越南大量的军事设施,还有效地削弱了越南的军事力量。这一阶段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展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成功地摧毁了越南北部针对中国构筑的众多防御工事,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在战斗的后期,中国军队继续深入,占领了老街和柑糖两座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五个县城,前出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和封土地区,进一步扩大了作战成果。整个作战期间,越南军队的一个师、三个团和九个营几乎被全面歼灭,部分敌军团和装甲旅也被彻底摧毁。总计,中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共歼敌40,671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极大地削弱了越南的军事能力。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显著优势,更在质量上展示了高度的战斗素养和战略智慧。广大指战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作战作风,勇敢战斗,奋不顾身,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云南方向的作战尤为惨烈,虽然具体数字未公开,但据报道,战斗中中国军队的伤亡情况相当严重,云南方向的总伤亡人数达到7,886人,其中2,812人牺牲,15人失踪。 战后,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评选了大量的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仅云南参战部队就有9,000个集体、60,000多人荣立战功,70,000多人受到嘉奖。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表彰他们在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和卓越贡献。 1987年的春天,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中越边境的硝烟终于散去。这场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以优异的战绩和较少的伤亡,赢得了胜利。然而,胜利的喜悦中也夹杂着沉痛——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部队在清点伤亡情况时,发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名字——马占福。这个出生在青海农村的少年,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0岁。战士们在整理马占福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他提前写好的家书,以及一盘录有他声音的磁带。家书中,马占福嘱托父母不要为自己的牺牲而悲伤,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而在磁带中,赫然录下了他呼唤"娘"的声音,足足有26次之多。这26声呼唤,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牵挂,更是马占福生前难以割舍的亲情。 战友们听到录音,无不潸然泪下。他们这才意识到,马占福生前最惦念的,是那个把他养育成人的母亲啊。作为一名军人,马占福无怨无悔,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孝子,马占福却始终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 了解情况后,团部的同志们心情沉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马占福的母亲在儿子牺牲后,连温饱都成问题。团部的同志们决定,一定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位英雄的母亲,让她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烈士家属的关怀。即便马占福牺牲了,他的母亲也不会被遗忘。 这场自卫反击战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更在政治上巩固了中国的边防安全,震慑了区域内的军事侵略力量。战后,中国在130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建立了至少14个陵园,安葬了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这些陵园不仅是对英雄们的永恒纪念,更象征着他们在保卫祖国边疆中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烈士们的躯体虽然倒下,但他们的精神将永存,成为后人铭记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守护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0 阅读:69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