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确定了引洮河水上董志塬的计划,这就是“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1-20 17:15:49

1958年2月,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确定了引洮河水上董志塬的计划,这就是“引洮工程”。因为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这项工程也成了张仲良主政甘肃六年的时间里最受争议的工作。 张仲良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1937年初,张仲良被任命为陕甘省军事部副部长,这一职务使他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军事事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陕甘省的撤销后,张仲良迅速适应新的组织架构,担任关中分区军事部部长,继续在复杂多变的战时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仲良被任命为关中军分区司令员,负责指挥和协调关中地区的抗日力量。他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定的抗战决心。1942年夏,随着战局的变化,关中分区被重组为警备司令部,张仲良被提升为副司令员,进一步扩大了他的指挥权限。同年年底,张仲良被任命为关中分区专员,全面负责区域内的军事和政治事务,确保抗战力量的有效整合和运作。 1944年5月,张仲良调任教导一旅政治委员,这一职务使他在部队的政治工作和士气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不仅标志着他在政治领域的积极参与,也反映了他在军事和政治双重领域的综合能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仲良被调任为联防军副政委,负责协调和指挥联防军的各项军事行动,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新中国军事体系中的地位。 1946年3月,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率军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试图削弱新中国的西北防线。面对严峻的军事威胁,党中央决定派遣张仲良前往陇中分区,担任司令员、地委书记及专员,迅速稳定了该地区的局势。 同年11月,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成立,张仲良被任命为该纵队的政治委员。作为政治委员,他不仅负责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还参与军事决策,确保部队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随后,第四纵队改编为第四军,张仲良继续担任政治委员,参与了瓦子街、西府、扶眉和兰州等关键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张仲良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坚定的战斗意志,带领部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极大地推动了西北地区的解放进程。 随着战局的推进,第四军进一步进军青海,直取西宁。在这场战略行动中,张仲良统筹指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和敌军弱点,成功占领西宁,完成了对西北地区的全面解放。他的领导不仅巩固了新中国在西北的统治,还为全国范围内的解放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1949年9月,张仲良被任命为青海省委书记,兼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开始参与地方政府的治理工作。他在青海省的领导期间,积极推动地方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1月,他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进一步参与西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和决策作用。 1950年春,张仲良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全面参与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建设工作。他在这一职位上,运用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深厚的政治素养,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1953年,张仲良被任命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承担起更为重要的领导职责。在任期间,他致力于追剿残余匪军,推动政权建设,实施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生产,为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4年5月,张仲良调任甘肃省委书记,随后升任第一书记,兼任省政协主席和省军区政委,全面负责甘肃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 1958年,张仲良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引洮河水上董志塬。这就是后来备受争议的"引洮工程"。

董志塬,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原面,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发展。与此同时,洮河这条发源于青海省黄南州的黄河上游最大支流,年径流量高达53亿立方米,却直奔黄河,没能很好地造福当地。

张仲良敏锐地意识到,将洮河的水引到定西、庆阳等中东部地区,对于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于是,引洮工程这一宏伟蓝图,由此在张仲良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项宏伟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修建隧洞要炸山开石,却苦于没有足够的炸药;架设高压线需要电杆电线,可钢材铜材紧缺;打通引水渠更是难上加难,人工开凿效率低下……种种困难接踵而至,工程一再延宕。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换来的却是工程的一再受阻。据统计,仅民工就常年维持在10万人以上,总投资更是高达1.5亿元。 1960年12月,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刘澜涛严厉批评了张仲良在引洮工程上的错误决策,指出这给国家和甘肃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1961年6月,阻力重重的引洮工程被迫下马。张仲良不久便被免去了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此后,"引洮工程"几乎成了他从政生涯中一个禁忌的话题。直到2014年,时隔半个多世纪,引洮一期工程才最终建成通水。

0 阅读:1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