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一个农妇家,在敌人来搜查时农妇站出来说:“军爷,你们要找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1-20 20:25:06

1933年,毛主席躲进一个农妇家,在敌人来搜查时农妇站出来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黄菊喜,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出生在江西省瑞金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父母就去世了,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贫穷和苦难是老百姓的常态。黄菊喜虽然生活清苦,但她心里装着的是穷苦百姓的疾苦。 她看不惯那些国民党的兵痞军阀欺压百姓,更加痛恨那些为虎作伥的地主恶霸。尽管她是个妇道人家,但她心里对革命的事业十分向往。 在她的影响和鼓动下,村子里的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和国民党的反动派展开斗争。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开会学习,传递情报接应工作。 黄菊喜就是这支农民队伍里的一员,她不仅积极参加斗争,还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都送到红军部队里当战士。在黄袍山这片土地上,黄菊喜的名字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振奋人心。 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途径瑞金,黄菊喜有幸结识了毛主席。这位身材高大的共产党人给了她极大的鼓舞。 毛主席平易近人,和村民们讲革命道理,唱革命歌曲。黄菊喜听得入了迷,心里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那天晚上,毛主席和战士们住在黄家,黄菊喜和乡亲们抢着给毛主席缝衣补鞋、送饭送菜。村民们跟毛主席开起了玩笑,说黄家的二小子吴朝炳长得和毛主席有几分相像。 毛主席呵呵一笑,拉着吴朝炳的手说:"那咱俩就认干亲吧。"黄菊喜一家顿时成了毛主席的亲戚。红军离开后,黄菊喜继续领导村民,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 村里的石头缝里藏着她传递的情报,山间的小路上留着她接应的足迹。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来。 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正处在紧要关头。敌人集中兵力,妄图一举消灭红军,歼灭共产党。 敌人的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寻找共产党的领导人,敌人到处抓人,逼供信,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这危急时刻,毛主席领导的红军主力转战到了瑞金县城附近的黄袍山。黄菊喜得知这个消息,连夜赶到毛主席的住处。 她告诉毛主席,敌人就在后面追赶,一定要赶快转移。毛主席闻言,当即决定部队继续向前,自己却和几个警卫员留了下来。 毛主席要在黄家躲避一阵子,等敌人追过去后,再和大部队会合。黄菊喜听毛主席这么说,心里又急又怕。 她生怕敌人突然搜查,会发现毛主席。可是看着毛主席坚定的目光,她明白了毛主席的苦心。 她连忙安排毛主席和警卫员躲藏在地下的一个小仓库里,又在上面堆满了柴火。此时天色已晚,她赶紧吩咐家人,若是敌人来了,千万不能慌乱。 果然,天刚蒙蒙亮,敌人的骑兵就来到了黄家。他们叫嚣着让村民们交出共产党,不然就要抓人。 黄菊喜故作镇静地出来,对敌人说:"共产党哪有那么容易找到?你们要是不信,尽管搜吧。"敌人闻言,立马冲进院子,开始翻箱倒柜搜查。 黄菊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敌人发现地下室的藏匿之处。突然,敌人搜到了柴堆处,有个兵要用刺刀拨开柴火。 这时,黄菊喜的儿子吴朝炳跳了出来,大喊一声:"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就在这里!"敌人一愣,随即将吴朝炳团团围住。 黄菊喜见状,心中一痛,但她还是强忍泪水,对敌人说:"他就是毛泽东,我的儿子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头子。"就这样,吴朝炳被敌人带走了。 等敌人走远了,黄菊喜赶紧让毛主席和警卫员从地下室出来。毛主席紧紧握着黄菊喜的手,说:"菊喜同志,你立了大功,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黄菊喜强忍泪水,说:"主席,快走吧,我儿子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革命总要有牺牲。"就这样,毛主席在吴朝炳的掩护下,安全离开了黄家。 几天后,传来了吴朝炳牺牲的消息。年仅17岁的吴朝炳,为了保护党的领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吴朝炳牺牲后,黄菊喜悲痛万分。但她深知,在这场革命斗争中,牺牲在所难免。 她擦干眼泪,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斗争中去。黄菊喜的另外四个孩子,也先后参加了革命,奔赴战场。 大儿子吴朝义参加红军后,不幸被敌人抓去,惨遭杀害。二女儿吴淑香在一次送情报的任务中,被敌人발现,不幸牺牲。 小儿子吴朝贵和大女儿吴世香也先后牺牲在革命斗争中。五个孩子,就这样先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对于黄菊喜这个母亲来说,失去孩子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她始终坚信,孩子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他们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为了革命的胜利而献身。 在土地革命时期,黄菊喜一家为革命做出的贡献,毛主席和党中央都是知道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更是一直念念不忘黄菊喜的功绩。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毛主席专门邀请黄菊喜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当黄菊喜踏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她百感交集。这一切,都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0 阅读:1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