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蒋介石让范汉杰去锦州,范不愿意去,蒋斥责说:“你是我的学生,却不听我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范汉杰只得在9月初就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 范汉杰是广东大埔人,人称“范大头”。他是黄埔一期生,入学时已是中校军官,是黄埔生中第一个当师长的。曾担任过第一军副军长、第二十七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等职。 锦州是一座坚固设防的城市,在范汉杰来之前工事就已经修筑得非常坚固。市区工事经过好几期的整修,以新市区土城垣和原来的老城为主干,依靠城北高地和城南小凌河、女儿河,构筑以制高点和坚固的建筑物为支撑的纵深防御体系。 范汉杰到锦州后,加紧整训部队。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和美军顾问先后来到锦州视察防务和部队。卫立煌说:“锦州是东北的大门。”美军顾问说:“锦州是东北的阶梯。”卫立煌很重视锦州的防务,在回到沈阳之后,即派东北“剿总”工兵指挥官李贤来锦州主持加速构筑防御工事,将锦州外围防御工事构筑成立体一线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 这些碉堡当时被认为是国军防御解放军进攻的主要方式,卫立煌也自信地认为凭借这样的工事是能够守住锦州的。 卫立煌对范汉杰说:“东北目前不能打仗,只要把部队训练好就有办法。” 当时卫立煌和蒋介石就东北作战的分歧很大,蒋介石指挥作战,从不分析交战双方的态势、兵力对比及士气战斗力等客观条件,只是从他的主观愿望出发,只要求将领听他的命令。蒋介石为了把东北主力撤到锦州,用尽心机在东北物色能执行他命令的将领。初则属意于廖耀湘,后又属意于范汉杰,而把卫立煌放在一边。蒋介石对卫立煌的不信任已经公开化,这就导致在东北的国军将领中,各有所私,各怀鬼胎,各据一部分实力,个个要直接听蒋介石的命令,谁也无法统一指挥。 卫立煌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了后来演变成为不论什么事,蒋介石要这么办,卫立煌偏偏要那么办,样样都搞不到一块。 范汉杰虽控制锦州,但整日忧心忡忡,他曾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集中3个军的兵力于锦州,并计划将在义县的第九十三军暂编20师撤回锦州,但卫立煌不同意暂编20师撤出义县。 国军在锦州的兵力约为7个师。其中暂编第54师、暂编第55师(只有4000人)、第88师、第184师这四个师都是被解放军打垮后新组建的,战斗力很差。 9月16日,解放军包围义县,激战至10月1日,攻克义县,暂编20师大部被歼,师长王世高被俘。暂编20师的覆灭,让范汉杰极为恼怒,因为按他的计划这个师是要撤回锦州的,为此范汉杰和卫立煌在电话中又争执了几句,两人矛盾激化。 义县丢失后,蒋介石致电范汉杰,要他按预先约定的三个暗号回答他的决心,即“决定突围”、“死守待援”还是“不能守”。几个小时后,范汉杰发来“死守待援”的暗号,蒋介石非常高兴,便飞到北平同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商讨华北出兵增援东北的问题。 此时,傅作义正处在华北解放军出击绥察的威胁之下,他的10个师被拖在平绥线,但是,他又不能拒绝蒋介石要他出兵支援东北的要求。最后商议决定,调华北”剿总“的第六十二军、第九十二军及独立第九十五师增援锦州。 10月2日上午,蒋介石带着一干亲信匆忙飞到沈阳。 下午,蒋介石在东北”剿总“司令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出兵救援锦州,具体部署为:以华北、葫芦岛部队共计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侯镜如任司令;以沈阳国军主力编成西进兵团,由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 10月3日,蒋介石又匆匆离开沈阳,飞往北平。在北平期间,蒋介石又整日召开军事会议,越过卫立煌直接给廖耀湘发命令让抓紧西进,同时又撇开傅作义,直接指挥侯镜如东进。 有一天,傅作义正和蒋介石商议军情时,蒋介石出去接了一个电话,回来后脸色很不好,对傅作义说他明日就要去上海。傅作义以为蒋介石去上海是有重要的公务,结果后来才知道,原来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把孔祥熙公子孔令侃的公司给查封了,宋美龄非常生气让蒋介石处理,蒋介石便连忙赶到上海,将蒋经国大骂一顿,然后让宋美龄护送孔令侃离开上海。 傅作义非常气愤,对手下说:”蒋总统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还给他干什么!
1948年7月,蒋介石让范汉杰去锦州,范不愿意去,蒋斥责说:“你是我的学生,却不
史行途
2025-01-20 23:09:09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