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朱将军唯一的儿子去世。在操办完一切后事之后,朱琦的妻子赵力平来到北京告诉朱将军这个痛心的消息。当时已经88岁的朱将军得知后,强忍悲痛,责怪妻子和儿媳作为他唯一的儿子,他应该去参加他的葬礼。 1943年8月,在延安枣园的一间简陋房屋里,朱德正埋头处理军务工作。突然有人来报,说是儿子朱琦负伤被送回延安养伤,这让一向严肃的朱德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朱德将军,此刻已经褪去了统帅的威严,变成了一位牵挂儿子安危的普通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军事行动,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 然而在家庭生活中,朱德对待儿子朱琦却十分严格。从小就要求朱琦必须艰苦朴素,不能搞特殊化。 朱琦在延安养伤期间,朱德坚持让他继续工作和学习,不能有任何懈怠。即便是在战争年代,朱德也始终关注着儿子的成长,但从不给予任何特殊照顾。 新中国成立后,朱琦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司炉工做起。面对又脏又累的工作,朱琦没有丝毫怨言,而是踏实工作,一步一步晋升为火车司机。 有一次,朱德乘坐火车外出工作,发现开车的司机正是自己的儿子朱琦。看着儿子脸上沾满煤灰的样子,朱德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1974年6月10日,噩耗传来,朱琦因突发心脏病在天津去世。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朱德,却整整等了十天才得知这个消息。 得知消息后的朱德,强忍悲痛责备妻子和儿媳,认为作为自己唯一的儿子,自己理应去参加他的葬礼。 在朱琦去世后的日子里,朱德的身体每况愈下。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每天按时作息,保持锻炼。 直到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1926年,赵力平出生在河北定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虽然没能接受完整的教育,却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知识。 1943年,年轻的赵力平怀着对革命的向往,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前往延安。在延安抗日大学求学期间,赵力平以优异的成绩和积极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组织的介绍和贺龙将军的撮合,赵力平与朱德的儿子朱琦相识。在1946年3月,两人在内蒙古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婚后的赵力平没有因为是朱德的儿媳而要求任何特殊待遇,而是继续在基层工作。她和丈夫朱琦一起,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 在天津工作期间,赵力平的同事们都不知道她的特殊身份。她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作风,默默地工作,与普通职工没有任何区别。 婚后,赵力平与朱琦育有五个子女,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由于工作繁忙,孩子们大多由朱德夫妇帮忙照看,但赵力平从未懈怠过母亲的责任。 1974年6月10日,朱琦突发心脏病去世时,赵力平独自一人扛起了所有的后事。 为了不让年迈的公婆受到打击,赵力平一个人默默承担着巨大的悲痛,直到将所有丧事处理妥当后,才前往北京告知这个噩耗。 从此,赵力平担起了照顾朱德夫妇的重任。她经常往返于天津和北京之间,只要有空就去看望两位老人。 即便有人提议将她调到北京工作,以便照顾朱德夫妇,但朱德认为不能因私事影响工作,坚持让赵力平留在天津。这反而增加了赵力平两地奔波的辛苦。 1976年朱德去世后,赵力平继续照顾婆婆康克清。她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特殊要求。 面对多次改嫁的劝说,赵力平都婉言谢绝。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照顾家人上,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对已故丈夫的承诺。 直到1992年康克清去世,赵力平才完成了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 朱德将军生前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住的房子十分简陋,家具也都是最普通的款式。 在朱德的带领下,全家人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顿饭菜都很简单,从不铺张浪费,家中的衣物也都是一穿再穿,修补了再穿。 朱德对子孙后代的要求特别严格。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必须自食其力,绝不允许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谋取任何私利。 这种严格的家教在朱琦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基层司炉工做起,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 朱德去世时留下了两万多元的积蓄,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但他在生前就明确表示,要将这些钱全部作为党费上交给国家。 不仅如此,朱德还将自己居住的房子和所有家具都归还给了国家。他唯一留给后人的,就是一批珍贵的书籍,希望子孙们能够通过这些书籍继续学习进步。 赵力平完全继承了这种优良的家风。在朱德去世后,她仍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作风。家中有一台老旧的缝纫机,是朱德生前买的,她一直用这台缝纫机为家人缝补衣物。 在赵力平的影响下,她的五个子女也都继承了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学习,没有一个人依靠父辈的威望谋取私利。 每到清明节或是重要的纪念日,赵力平都会带着子女们去扫墓,缅怀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