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50后、60后撑着的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不难发现,现在春节都是一帮50后

忆南趣事 2025-01-22 09:10:47

一帮50后、60后撑着的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不难发现,现在春节都是一帮50后、60后在支撑着,因为30、40后即使没有离世的也已经80岁、90岁,而下一代的的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也多,甚至在他们眼里,春节也就是和五一、国庆一样的长假,最多也就是回家和父母吃顿团圆饭,有的人甚至在春节假期出去旅游。在年轻人眼中,年味是越来越淡,亲情是越来越冷漠。 朋友说,今年春节不回来了,我问他为啥,他说回来也没意思,还不如趁着放假在外面多逛逛,我说一年都不见了,不回来聚一下吗?他说,聚一下也就是喝酒聊天吹牛,没有是实际的意义,倒不如和我们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多联系,其他的人根本没有必要聚。我说家里还有你父母啊,他说他姐和他哥都在就行了,家里有人他们不孤单就好,我在外面还自在,而且过年也没有啥意思。 朋友聊完之后,突然发现春节最积极的人其实是父母那一辈,他们大多都是50后、60后,每到过年总会买菜、买肉、买各种和过年有关的东西,大年初一或者腊月30还要走门串户去给长辈们拜年,每年春节最忙碌的就是他们,而我们年轻人,也只是能搭把手了搭把手,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热衷春节。 想想我们小时候过年,贴春联、挂灯笼、穿新衣、放鞭炮、包饺子,每到大年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守岁收红包,但现在呢年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即便是现在回家也找不到以前过年的感觉。以前呢是过年缺年货,现在是过年缺年味,所以说,现在好多年轻人春节也不愿意回家,很难想象假使,50、60后这一辈不支撑春节了,以后会不是就是亲情散? 可能是跟现在人的富裕生活,也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因现在的人平日里的吃喝拉撒穿不缺,吃啥有啥,什么吃的东西可以说是都是应有尽有。我们小时候和现在比,可以说是过的比较困难,有的还缺吃少穿,各种生活上的物资也特别的少,大多数家庭吃饱肚子人家不多,锅里没有油,饭也是吃的粗茶淡饭。 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很不容易才熬过来,可以说是日子过的比较艰苦困难,人都饿的面黄肌瘦,虽然说那个年代人生活过得穷,平日也没啥东西吃,所以说人们特别盼望想过春节,穿新衣,发压钱几毛钱,春节才能够有点肉吃,开露天电影,唱大戏,放鞭炮,走亲戚串门拜年,年味也是特别重。 那时候人穷年味重,人与人之间也比较重感情,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过得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越来越没有什么人情味儿了,人手抱着一部智能手机,即便是吃饭聚会,也是各看各的手机胜过一切,冷冷清清的可以说也没有什么快乐的气氛。 现在的春节,可以说能勾起人兴趣的,也就是放假了。工作高压下,快节奏生活下,能放8天长假休整下也是难得。时代变迁,观念在变习俗也必然会随之改变,等老一辈走后,可能春节也就是一年中普通的一天,以后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冷漠,就像现在的人宁愿把感情寄托在猫猫狗狗身上,也不愿把感情寄托给人。 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

0 阅读:54
忆南趣事

忆南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