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遭到国民政府逮捕,引起了广泛关注。爱因斯坦与胡适先后向蒋介石求情,然而,陈独秀被囚禁在南京的老虎桥监狱,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境地。 与此同时,潘兰珍,一位普通家庭主妇,在偶然发现陈独秀的身份后,决定不顾个人安危与他共度难关。她的丈夫李先生原来就是陈独秀,两人本在一处生活,彼此互生情愫,最终携手共度一生。潘兰珍独自前往南京,决心与丈夫一同面对困境。 在监狱中,潘兰珍见到了陈独秀,尽管言语难以表达,二人紧紧相拥,决定不离不弃。潘兰珍的坚韧与陈独秀的学者气质形成鲜明对比,在监禁的岁月中,陈独秀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写下了《金粉泪》及《小学识字教本》等重要作品,并与学界友人保持联系。 在狱中,陈独秀完成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尤其专注于文字学研究。他与南通的程老先生相遇,交换学术心得,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尽管身处囚笼,陈独秀的内心始终保持平和,依旧是那位执着的“白发老书生”。 陈独秀最终获得了轻判,监禁多年后仍保持学术热情,而潘兰珍在外默默支持,等待着重逢的时刻。两人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爱情与学术并行的象征。
潘兰珍与陈独秀,监狱中的爱情与学术
一更历史吖
2025-01-22 15:41:4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