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进剿”,毛主席、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转战于赣南、闽西等地。
2月9日,正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在凛冽的寒风中,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入驻位于瑞金北部的大柏地。军部住进了村中的王家祠。毛主席想,除夕到了,战士们还在异地他乡奔波。今晚,无论如何,要让战士们吃上一顿年夜饭。于是,他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要他想办法搞到酒菜,让战士们吃上一餐年夜饭。
在敌人步步紧逼的时候,红军的后勤保障非常艰难。战士们身上只有两件单衣,经常吃不上热乎饭,连吃饱穿暖都成了大问题,更别说弄些酒菜了。范树德回去后,与司务长们商议后,决定向当地群众借点食物。可是,当他们来到村子里时,发现由于国民党的造谣,村民们都已经跑了,连过年要准备的食物都顾不上拿。无可奈何之下,范树德想了一招——打欠条。按连队或者小组从村民家里拿食物,先称好重量,算好价钱,然后留个纸条,说红军回来后一定把钱补上。食物拿回去后,红军战士终于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
这年5月,红四军又回到了大柏地,按照当初留下的欠条,把钱一分不少还给村民。这事在村民心中掀起千重浪。这支有借有还的红军,与那些烧杀淫虐的国民党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纷纷把子弟送到红军,坚信这是咱们自己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