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刚刚去世、勾践新登基的良机,挥师伐越,试图一

鹏举谈历史 2025-01-23 09:58:32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刚刚去世、勾践新登基的良机,挥师伐越,试图一举成名,趁势而起。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一带展开激烈对抗,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吴军竟遭遇惨败,阖闾更是被越将斩落脚趾,重伤而亡,最终死在了败退的路上。 这一幕,犹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吴越两国的命运在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吴国的实力犹如大海捞针,令人望而生畏。 吴王的雄心壮志 话说吴王阖闾,此人乃是个雄才大略之主。他凭借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果敢进行改革,广纳人才,尤其是楚国的旧臣伍子胥和军事奇才孙武的加盟,使得吴国的军事实力如虎添翼。柏举之战后,阖闾更是将曾经的强楚打得狼狈不堪,吴国的威名如日中天,霸主之位已然在握。 为了彰显自己的霸业,阖闾在吴都大兴土木,建造了八座陆地城门和八座水上城门,气势恢宏,俨然一副“霸王”的风范。他心中自是踌躇满志,认为此次出征越国必定胜券在握,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 勾践的逆袭之路 然而,越王勾践的处境则大相径庭。越国本是楚国为制衡吴国而扶持的小国,此时强楚衰败,越王允常刚死,勾践刚刚继位,国中人心惶惶,形势岌岌可危。对于勾践来说,这场战斗关乎国家存亡,简直是“背水一战”。 勾践深知吴军如铜墙铁壁,进攻困难重重。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派出敢死队两次突击吴军,奈何对方阵型如钢铁般坚固,毫无破绽可寻。正当他愁眉苦脸之际,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用阵前自裁的奇观来迷惑敌军。 他将一些死刑犯排成三行,突然间,这些罪犯将手中的剑架在脖子上,口中高喊:“两位国君出征,触犯军令者自当伏法!”说罢,齐声自刎,场面震撼得吴军将士们目瞪口呆,心中不禁暗自惊叹:越国军纪之严明,令人敬畏。 逆袭的关键时刻 就在吴军士气低落之际,勾践趁机下令突击,宛如“乘风破浪”,直冲吴军阵地。在混战中,勾践的部将灵姑浮瞥见了吴王阖闾,心中一横,挥起长戈,结果一刀下去,阖闾的脚趾应声而断,鲜血狂喷而出。 吴军顿时大乱,急忙撤退,阖闾在逃亡途中伤重不治,最终死于七华里的陉地。阖闾的春秋霸业就此破灭,令人唏嘘不已。 新仇旧恨的延续 阖闾的死在吴越两国之间埋下了新的仇恨的种子。阖闾的儿子夫差即位后,心中仇恨如火,日日对着庭院自言自语:“夫差,你难道忘了越王杀父之仇?”通过这种方式,他不断提醒自己不可忘却父仇。 经过三年的准备,夫差终于带兵攻打越国,在夫椒(今江苏苏州)之战中大败越王勾践,替父报了仇。然而,夫差缺乏决断力,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未能将勾践彻底消灭。正是这一失误,才有了后来的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的悲壮故事。 吴王阖闾在槜李之战中重伤而亡,夫差为了替父复仇,在公元前494年击溃越军,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历史的轮回。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英雄传奇。 槜李之战,不仅是阖闾霸业的终结,也是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争霸之战的开端,真可谓“千古风流人物,尽在其中”。这场战争如同一场悲剧,让人不禁感慨:“盛筵难再,英雄何在?”

0 阅读:23
鹏举谈历史

鹏举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