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国军与日军在郑州黄河岸边对峙。日军炮火实行值班制,每天打上两三个小时。只要国军炮兵不还击,双方倒也相安无事。一旦国军炮兵还击,立刻会招来凶狠的报复,一发炮弹往往招来百十发炮弹的回击。 郑州作为华北重镇,其战略地位在1944年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是平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控制着华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命脉。 黄河在郑州一带自西向东流淌,形成了天然的南北分界线。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加上南岸地势较高,原本构成了极为有利的防御屏障。 1944年初,整个河南战场正处于诡异的平静之中。日军在华北地区经营多年,已将这里作为对中国进行战略进攻的重要基地。 日军对河南的战略部署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负责。他手中掌握着约14.8万精锐部队,这些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与日军相对的是中国第一战区的防御体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分别指挥四个集团军,总兵力约40万人。 然而,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装备上的差距。日军拥有大量的重型装备,包括坦克、重炮和飞机,而国军的重型武器却极为匮乏。 在整个河南战场上,国军的火炮数量仅有日军的五分之一。面对日军的坦克部队,国军几乎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更为不利的是,国军各部队间的协调配合存在严重问题。蒋鼎文驻守洛阳,汤恩伯驻守叶县,两位指挥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第一战区的补给状况也令人担忧。经过三年的相对平静期,加上1942年的严重旱灾,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 驻守郑州一线的是第28集团军新15军,他们肩负着保卫黄河南岸的重任。这支部队虽然士气可嘉,但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与日军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整个河南战场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日军已经完成了战前准备,只待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 国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装备落后、指挥不统一等问题,使得防御体系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1944年4月,这场改变河南战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在郑州黄河岸边,一场特殊的军事对峙正在上演。日军采取了独特的炮火值班制度,每天固定时段向国军阵地进行轰击。 这种炮火值班制度体现了日军的战术智慧。他们并不追求一次性的歼灭战果,而是通过持续的骚扰来消耗国军的士气和补给。 每天清晨和傍晚,日军都会准时开始他们的炮击任务。炮弹落在国军阵地上,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节奏感。 面对日军的炮击,国军采取了较为克制的应对策略。只要不进行还击,日军的炮击强度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 然而,一旦国军炮兵进行反击,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日军会立即以数倍于国军的火力进行报复性轰击。 这种悬殊的火力对比,反映了双方装备水平的巨大差距。日军拥有充足的炮弹储备,而国军的每一发炮弹都显得格外珍贵。 在这种情况下,第28集团军新15军的处境越发艰难。他们必须在保存实力和维持防线之间寻找平衡点。 日军的战术意图很明显,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削弱国军的防御能力。通过有规律的炮击,迫使国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工事修复。 而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国军指挥官不得不采取保守的战术。他们将有限的火力用于最关键的时刻,避免无谓的消耗。 在郑州战场上,双方的对抗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平衡。日军占据着明显的火力优势,但并未贸然发起全面进攻。 这种相对克制的态度,也反映出日军对于强渡黄河的谨慎。他们需要等待最有利的时机,才能实施渡河作战。 国军则利用这段时间加强防御工事,尽可能地弥补装备上的劣势。工兵部队日夜不停地修筑工事,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并不能掩盖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双方都在等待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一个能够打破当前态势的契机。 这种对峙局面一直持续到1944年4月中旬。随着天气转暖,河水水位降低,日军发动全面进攻的条件逐渐成熟。 在这段时期,国军的每一发炮弹都经过严格的计算。指挥官们清楚地知道,一旦贸然还击,就会招来日军无情的报复。 这场非对称的炮战,成为了豫中会战前夕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它展现了双方在装备、战术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的较量。 1944年4月18日,日军选择在夜色的掩护下发动突然袭击。这一天,持续了数月的对峙局面被彻底打破。 日军选择了国军防线相对薄弱的地段发起强渡黄河的行动。他们集中了大量的火炮,对第28集团军新15军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 与之前的例行炮击不同,这次日军投入了全部火力。密集的炮火覆盖了整个河岸防线,远超过了国军的预期。 仅仅一天的时间,日军就突破了黄河天险。邙山头阵地的失守,使得整个郑州防线面临崩溃的危险。 这场战役暴露出了国军在重型火力方面的致命弱点。面对日军的坦克和重炮,国军的轻武器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郑州的陷落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日军的装甲部队长驱直入,很快控制了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
这么好的消耗日军炮弹的机会也不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