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乾隆年间,科举考试殿试之时,曾有一位独眼才子,他的名字是刘凤诰。他不仅凭借一只眼睛,突破重重障碍,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荣耀,更在一次与乾隆的对话中,巧妙反击了帝王的质疑。
独眼者能否登金榜?这个问题,最终由刘凤诰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回答。
少年刘凤诰的求学之路
刘凤诰,字丞牧,号金门,生于1761年,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的一个普通农家。早年丧母,父亲年老,生活并不富裕。
家境贫寒,日常的生活负担,几乎全都压在了刘凤诰的肩上。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知识与梦想却如同星星一般,照亮了刘凤诰前行的道路。
小时候,刘凤诰并不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内向。他天生聪慧,但他的聪明与才气并非一开始就展现出来。
反而,他更喜欢安静地读书,像一颗默默生长的小苗,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最终脱颖而出。
家里没有太多书籍,他的父亲是个老实的农夫,唯一能提供的资源便是父亲的忠告:“读书能改变命运。”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它将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钥匙。村里的学堂并不大,但老师的教诲认真负责。
他每天清晨天不亮就背上书包,爬山涉水,赶到书院。这一日复一日的生活,慢慢地磨砺了他的品格,深刻体会到,只有知识,才能让人跳出贫困,看到更大的世界。
在学堂里,刘凤诰刻苦学习,早已展露出他在学术上的天赋。
他喜欢研读古文,喜爱诗词歌赋,甚至那些古老的典籍,也能引起他无限的思考与向往。
他的老师曾赞誉道:“此子聪慧过人,不仅有过人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思远超常人。”他以敏锐的理解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迅速在班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学堂中的佼佼者。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凤诰渐渐从村中的少年成长为有志气的青年。
每次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总会问他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便满怀热忱地回答,讲解一些新学到的古文或是诗句。
父亲见了,总会微微一笑,眼中带着骄傲。虽然家境贫寒,但父亲从未让他放弃读书的梦想。
18岁时,刘凤诰决定不再局限于这片小小的村庄。他知道,自己必须走出家门,去寻求更大的机会。
这时,村里的一位学者看到了他的潜力,便推荐他前往县城的一所书院。那里,集中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名师云集,学问深厚。
刘凤诰带着父亲的嘱托,背起行囊,走向了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县城的学问与村里截然不同,竞争更加激烈,学子们个个有才有能。
刚到书院,刘凤诰便遭遇了一个难题——即便他才华横溢,但家境贫寒,无法负担昂贵的学费。
面对这个困境,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以学识去赢得学堂老师的赏识和其他学子的尊敬。
在这所书院里,刘凤诰以勤奋和聪明才智脱颖而出。诗文才情令老师们啧啧称赞。他深知,若想要有更好的未来,科举便是唯一的途径。
于是,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备战科举的准备中,默默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和家庭的重担。
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打磨自己的文采,精益求精。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字斟句酌。
他知道,这不是一场短期的拼搏,而是一次关乎命运的长跑。刘凤诰的学问在当地逐渐为人所知,成为了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
走进殿试,面对乾隆的挑战
1789年,刘凤诰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参加了殿试,乾隆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在这座气派非凡的殿试考场中,刘凤诰的心情比平日里更加紧张。殿试对于所有考生来说,意味着最终的决战,是一场关系到未来的荣誉与命运的较量。
试卷早已发放,刘凤诰的眼睛紧盯着那张考卷,心中暗暗为自己打气。他这一刻不仅要面对笔试的挑战,更要挑战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殿试的时间限定紧张,每个考生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答写。他坐在案前,心跳得异常剧烈。
周围的考生已经开始奋笔疾书,笔尖摩擦纸面发出沙沙的声音,而刘凤诰依旧停在了第一题上,迟迟未能动笔。
他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与压力,有些焦虑,额头渗出了汗水,笔尖的动作也变得迟缓。就在此时,监试官走了过来,看着已经交卷的考生,准备宣布结束。
礼部尚书常青忽然开口,转向监试官,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此子字迹秀劲,才学出众,是否可以继续作答?”
常青并没有要求其他考生,也没有再等候片刻,而是直接向乾隆请求特许刘凤诰继续作答。乾隆点点头,示意照常处理。
蜡烛的火光被点亮,一道柔和的光线照在刘凤诰的答卷上,他深吸一口气,回到案前,重新拿起笔。
他的思绪重新归位,手中的笔开始飞速流转,渐渐带着一种从容与沉稳,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整张试卷的答题,直到最后一题,才轻轻地放下了笔。
乾隆的质疑与考验
刘凤诰的试卷交上去后,整个考场内的气氛又一次变得沉默。许多人投来了敬畏的目光,认为他这次能获得好成绩。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殿试后的第二天,乾隆帝与一些大臣商讨考试结果时,突然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令人深思的问题:“独眼岂能登金榜?” 他扫视了一眼大殿中的学子们,而刘凤诰正站在其中。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刘凤诰的身体缺陷进行的质疑,还是对他才学的一次深刻挑战。
乾隆帝心中的疑虑,是因为他认为,拥有残缺身体的考生,难以具备领导国家的才能。这对于刘凤诰来说,仿佛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
在乾隆的质疑下,考生们都低下了头,不敢说话。而刘凤诰,站得笔直,目光不改。
他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力量,一股不容忽视的决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回应。
他微微一笑,回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这句话回得简洁却充满力量。“半月”,即使缺了一部分,依旧能够照亮整片天。“乾坤”,象征着天地,象征着广阔与包容。
他巧妙地回应了乾隆的话,不仅表达了对自己独眼的坚定信心,更通过这对联展现了自己的智慧与自信。
乾隆听后,略微愣了片刻,然后慢慢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这一刻,刘凤诰的独眼不再是瑕疵,反而成了他不畏世俗偏见,勇敢迎接挑战的象征。
乾隆在心中暗自佩服,这位才子,果真非凡。
经过这一番考验,乾隆对刘凤诰的才华产生了深刻的认同。他不仅凭借才学脱颖而出,最终以探花的身份荣登科举金榜。
乾隆亲自为他题字,并赐予他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这一刻,刘凤诰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之前所有的艰难与挑战,最终都化作了这份荣耀。
此时的刘凤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独眼才子”,他成为了整个朝廷瞩目的焦点,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对才学与毅力的深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