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和张学良私人关系不错,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组织“四维学会”,张学良为会长,戴笠是15个理事之一,算是张学良的下属。但张学良从不以上司自居,而是坦诚相待,把戴笠视为自己的朋友。 因有这层关系,所以在“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当宋美龄飞往西安时,戴笠也陪同前往。可是,戴笠一下飞机,机场的东北军士兵就将他解除了武装,没收了他的手枪。 宋子文、宋美龄和端纳,都没有被搜查,而独独他戴笠被缴枪解除了武装,这对于这个特务头子来说,不能不感到难堪。一进城,戴笠便跑到张学良的官邸诉说委屈,张学良一听哈哈大笑,随即解开衣带,将自己的手枪摘下来送给了他。 张学良一面递手枪,一面开玩笑似地问:“你这个特务处长是怎么当的?我西安发生这么大事,你竟一点也没得到情报?” 戴笠脸一红,讪讪地说:“我哪敢搞你的情报!再说,我也没想到,你会来这么一手!” 从张学良给戴笠赠枪,可以看出他们关系之亲密。而后来张学良准备送蒋介石回南京时,戴笠和宋子文一样都是保人之一,由他们担保张学良的生命安全。 后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宋美龄乘飞机返回南京,下飞机后,张学良上汽车时,军警们只准两名警卫人员(跟随张学良来宁有四名卫士)上车,将另两名警卫人员留在机场。接着,军警特务的汽车一前一后,把张学良的车子夹在中间,将张学良送到东门外孔祥熙的别墅。 张学良的汽车一到孔祥熙别墅,几个持手枪的特务立即上前把张学良的两个警卫员隔开,并将张学良拥至室内,把宋子文关在门外不准进去。宋子文看到这个场面,厉声质问那些军警特务:“是谁叫你们这样做的?” 那些军警特务见宋子文怒气冲天,面有难色地说:“宋部长,你不要发我们的火,这是委员长命令我们这样做的。” 宋子文听后,脸上气得发紫,向他的卫士和司机挥手大声说:“走,我们去蒋公馆!” 宋子文的汽车到了蒋公馆,公馆门前军警林立,警卫森严,他们不要宋子文进去。其中一个侍从副官的对宋子文说:“非常对不起宋部长,委座有令,他因一路疲劳,身体不好,今天不见任何人,你有事,请改日再来。” 宋子文见军警不让他进去,便不跟他们说了,怒气冲冲地直往里面跑。那些军警碍于这位“国舅”的面子和成风,无可奈何,个个呆若木鸡。宋子文的几个卫士进不去,只有在大门外面等着。 据宋子文的卫士段汉斌事后讲述,当宋子文进去后,卫士们在门外听到宋子文在里面与蒋介石争吵的声音,但听不清吵的内容。但大体是宋子文指责蒋介石不该公报私仇,把他的好友张学良扣起来。 到了晚上七点半,宋子文从蒋宅出来,仍然余怒未消,脸上涨得通红。从宋子文的面部表情判断,段汉斌料定宋子文为张学良说情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宋子文回到南京北极阁公馆后,晚饭也不吃。 当天晚上八点,段汉斌等卫士们跟着宋子文乘火车回到了上海。宋子文由于和蒋介石闹翻了,心里很不舒服,他回到上海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深居简出,不理公务。南京方面几次打电话叫他出席重要会议,他也不去。 和宋子文这个保人面色无光相比,戴笠这个保人则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到南京后,蒋介石将软禁看管的张学良的任务交给了戴笠,戴笠心中其实也是叫苦不迭的,但是对于蒋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而且还必须很好的执行。 有了这层原因,所以戴笠对张学良一直惧让三分,张学良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很过分,他都给予了满足。张学良软禁之初,戴笠允许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和他同住,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商议后,两人轮流照顾张学良,每人一个月,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两人一同照顾张学良。 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儿子张闾琳当时年幼,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年龄。善良的于凤至便说服赵四小姐去照顾张闾琳,由自己一人照顾张学良。由于心情抑郁,辗转搬迁,三年的软禁生活让于凤至的身体状况恶化,她的乳房烂疮非常严重急需医治,张学良便向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外出治病,换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 对于张学良当面提出的请求,戴笠自然是同意了,不过对于要求改换赵四小姐来替代,戴笠倒是觉得有难处,因为当时的赵四小姐在外生活得很舒适,有豪华的大房子,有可观的财产,而且当时她刚刚27岁,青春美貌,她回来吗? 可是戴笠低估了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感情,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把儿子送到美国,托友人抚养,然后便日夜兼程地来到张学良身边,从此不离不弃。
戴笠和张学良私人关系不错,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组织“四维学会”,张学良为会长,
玲珑说历史
2025-01-23 21:57:53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