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上旬,困守太原的阎锡山感到了绝望,他终日坐卧不安,手内时常拿着一根
史行途
2025-01-23 21:59:17
1949年3月上旬,困守太原的阎锡山感到了绝望,他终日坐卧不安,手内时常拿着一根木棍,不论亲信和部属,见人就想打,对请示或回答公事的人员,见了就要骂,除过问郊区的战况和运输粮食的飞机情形以外,其他事情,一律不愿过问。
阎锡山为何如此失态?这是因为解放军第19、第20兵团以及2个炮兵师,相继开赴太原,前线部队力量大大加强,总兵力达33万人。解放军还进一步紧缩了对太原的包围,不仅太原南郊和北郊的飞机场已经被控制,而且阎锡山新开辟的西门外红沟机场也进入了解放军的炮火射程以内,空中交通行将完全断绝在即。
在此情况下,阎锡山为及早离开太原, 指使在南京的亲信杨爱源等人加紧向代总统李宗仁活动,为阎锡山谋取行政院长一职。事情本来进展顺利,眼看就要成功,但在蒋介石的施压下,李宗仁改变态度,发表何应钦为行政院长。
阎锡山非常生气,但因情势已十分危急,为了早日离开险境,阎锡山去电称:“为了拯救晋民,名位高下,在所不计,虽副席亦可也”。
见阎锡山态度如此,李宗仁便于3月28日致电请他来南京,阎锡山求之不得,马上对电文批了“有飞机即去”5个字。
3月29日下午,阎锡山召开在太原的各军政负责人约20人参加会议,进入会场后,他与大家亲热招 呼,一改长期以来满面阴沉,乖张暴戾之态,寒暄过后,他叫吴绍之向众人宣读了李宗仁的电文。
阎锡山告诉大家:“也许三天五天,也许十天八天,等和平商谈有了结果,我就回来”。并宣布,他走后,由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龄、吴绍之组成5人小组负责,一切由代主任孙楚主持。安排完毕后,阎锡山又与大家交谈了约半个小时。
这时,梁化之报告说:“天气已经不早,飞机在机场等候,请早动身吧”。阎锡山不让大家送行,从会议室出来后,立即乘汽车直奔太原西门外红沟机场。阎锡山乘坐的飞机起飞时,西山、东山的解放军炮火跟踪射击,打死了不少侍卫人员。在炮火中,锡山只带了侍从长张逢吉与一名厨师逃离了太原。
本来,阎锡山想让其五堂妹阎慧卿也一同前往的,因为阎慧卿长期照顾阎锡山的起居,对他的生活习惯十分熟悉,照料得十分周到。人们也知道他兄妹俩关系形影不离。但阎锡山为了稳定人心,只好忍痛割爱,让阎慧卿留下来,而人们见阎慧卿不走,都以为阎锡山肯定还要回来。岂料这是阎锡山使用的金蝉脱壳之计。
4月3日,军委同意了太原前线总前委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提出的太原作战方案,并同时要求:“注意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如有接洽机会应利用之”。5日,军委又来电指出:“阎锡山已离太原,李宗仁愿出面交涉和平解决太原问题。我们已告李宗仁代表(本日由平去宁)允许和平解决。”
同日,太原前线总前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总攻太原方案,彭德怀在此后担任了解放太原的总指挥(徐向前因病休息)。11日,军委来电指出, 虽然与南京代表的和谈“颇有进展,如南京方面同意,可能于15或16日签字。但破裂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请将攻击太原的时间推迟至20日,那时如能签订和平协定,则太原即可用和平方法解决;如果和谈破裂或签字后反悔不执行,则用战斗方法解决”。
根据军委指使,太原前线总前委,决定致函孙楚、王靖国,派原属晋军的赵承绶和高斌、曹近谦进城谈判,但被王靖国以“被俘人员不准进城”、“老头不在,无人做主”等为由,加以拒绝,而南京的和谈在蒋介石的干扰下,又缺乏和谈诚意,故意拖延时间,因此,用武力解放太原已不可避免。
4月17日,军委给太原前线总前委来电指出:“你们觉得何时发起打太原为有利,即可打太原,不受任何约束”。
4月20日,解放军前线部队对太原发起总攻,激战至4月22日,太原外围据点已被全部肃清。除“铁血师”投诚外,阎锡山部守备外围的12个步兵师被全歼。
4月24日早上5时30分,解放军前线部队以1300门大炮从四面八方向太原城垣猛烈轰击,6点多钟,解放军第19、20兵团在火力掩护下,分别从南、北首先登城,第18兵团及第7军由城东分4路登城。
解放军相继攻进城内后,经过激烈巷战,10时,攻城战斗全部结束,太原胜利解放。阎锡山30年的老巢被彻底捣毁。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山西全境解放。太原战役历时6个多月,歼灭太原绥靖公署,第11和第15兵团2个兵团部,6个军部,10个师部,2个特种兵师,1个特种兵总队,4个团及非正规部队3个师4个总队共13.5万人。
太原绥靖副主任、第15兵团司令孙楚、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总顾问指挥岩田等人被俘虏。山西省主席梁化之,太原绥署特种警宪指挥处处长徐瑞以及阎慧卿等人则在城破后服毒自杀。
4月24日中午,从南京飞抵上海的徐永昌向阎锡山报告说:“南京丢了,太原也丢了”,阎锡山非常痛苦,半天说不出话。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