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初,东北国军的接连惨败,让陈诚有了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他让妻子谭祥去走宋美龄的关系,让蒋介石把他调回南京。 但是,陈诚若要离开,先得有人去主持东北军政,蒋介石属意卫立煌,把卫从上海召到南京面授机宜,但是,卫立煌表示,他不愿意到东北去。蒋介石只好又叫张群、顾祝同等人去劝说,张群还摆出一副为朋友设想的面孔,对卫立煌说:“以私人关系而言,我也不赞成你去东北。但处于大局考虑,希望你去东北。” 谭祥为了急于使自己的丈夫返回南京,居然跑到卫立煌家中去,敦促卫立煌早日去沈阳。谭祥说:“东北仗打得好厉害,辞修病得无法对付,只有卫先生才有办法。请卫先生早日去去沈阳吧。” 卫立煌的妻子韩权华,当时听了这种话,心里也不乐意,说:“有利有权你们就争,弄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叫人家去,这是什么心理!” 虽然卫立煌不断推辞,但蒋介石还是在1月17日明令发表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专负东北军事全责。东北行辕主任名义仍由陈诚兼任,但这只是暂时的,是为了给陈诚一个台阶下。 1月21日,卫立煌由南京飞往北平,与李宗仁(北平行辕主任)、傅作义(华北“剿总”总司令)商谈后,22日飞去沈阳。 卫立煌到沈阳后,东北“剿总”正式成立。但“剿总”的主要人员,几乎全由东北行辕调用。行辕的业务亦随之缩减,改为三组,分掌军事、政治、经济,由董英斌、董彦平、彭济群分任组长。 陈诚此人,一向好揽权,他去到哪里,哪里就扩充,哪里就充满了他自己的人。陈诚一走开,却又要削弱他人的权力。所以在陈诚决定离开东北后,除了把原来的人员安排到卫立煌的“剿总”去之外,同时也将行辕的编制大为缩小。 卫立煌到东北后,蒋介石答应将陈诚在东北送掉的十万部队(约四个军)全部恢复,并且承诺从关内增兵若干,一面充实兵员,一面补充装备。 卫立煌到东北后,解放军的冬季攻势正继续进行中,1月26日,解放军攻占新立屯,国军第49军26师9000余人被全歼。 陈诚一个人在东北时,东北吃紧,现在多了一个卫立煌,东北继续吃紧。这样让陈诚就更着急了,他于1月31日派东北行辕副主任罗卓英赶赴北平,当晚与李宗仁、傅作义及冀辽热边区司令官范汉杰(司令部在秦皇岛)等人举行会议,商讨华北与东北之间的问题。 2月1日,会议结束,罗卓英和范汉杰飞返沈阳,向陈诚、卫立煌汇报。陈诚因为向北平求援无望后,知道再待下去情况会更糟,于是在2月5日,以养病为由,悄悄地离开沈阳。 陈诚离开沈阳时,还把东北“剿匪“副总司令郑洞国一同拉去南京,叫他在蒋介石面前为自己作证,证明东北的失败,是各将领不服从命令所致。当晚蒋介石约陈诚、郑洞国两人吃饭,据郑洞国回忆,当时陈诚讲了东北国军各将领的不少坏话,为一连串的失败辩解。 陈诚走了,卫立煌的日子不好过了,2月6日,解放军攻克辽阳,全歼守军暂编第54师等部。 暂54师的覆灭,让蒋介石暴跳如雷,他要杀人泄愤,命令卫立煌以“放弃职守”的罪名,将四十九军七十九师师长文礼枪决。但是,杀人并不能挽救局面,2月19日, 东北钢铁基地“鞍山”,也被解放军攻占了,国军52军第25师被全歼,师长胡晋生被俘。同一天,军事重镇法库也被攻占,新六军暂编六十二师也全部被歼。 卫立煌一脚踏进东北,就给解放军狠狠地教训了。而托病脱离东北的陈诚,却被自已人骂起来了。 陈诚离开东北后,成为国军高级将领们之间的笑谈。有人说:“看他初来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到了紧要关头,就溜之大吉了。”还有人说: “陈诚人细鬼大胆子小,还说要与沈阳共存共亡,现在沈阳尚存,他却已逃亡了。” 尤其是东北籍军政人员,对陈诚攻击得最厉害。陈诚起初还想吓唬他们,要他们不再作声,可是效果正相反,骂陈诚之声反而高涨。 蒋介石看见这种情势,认为不妙,于是让陈诚于2月16日电邀东北系的元老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邹作华、张元夫、王树常、于济川等人见面,名为商讨东北问题,实则设法进行拉拢。 但这些东北元老并不怎样买账,都对陈诚怨气很大。陈诚软硬兼施,但毫无效果,这样一闹,陈诚的胃病加重,住院去治疗了。 其实陈诚的病,更多的是心病。当初陈诚在关内指挥失败,便想到东北去取得成绩,以便可以扬眉吐气,不料却被解放军打得一筹莫展,损兵折将。 后来,陈诚想到了脱身之计,以请假赴美看病脱身,蒋介石也很干脆地批准了,不料陈诚最终却未能走成。 陈诚的请假获批后,他就到上海准备出国,不料在4月“国大” 开会时,当白崇禧在会上作军事报告时,却有些人大喊:“杀陈诚以谢国人!把陈诚扣留,解京法办。” 台下的人继续喊道:“ 我们不要听军队的伙食怎样;我们要听各战场打得怎样!”一些东北籍的代表喊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们要求蒋主席演这出戏”。 这样一来,陈诚就不敢出国了,只得以治病为名,躲在联勤总部在上海的医院避风头去了。
1948年1月初,东北国军的接连惨败,让陈诚有了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他让
酒馆茶色
2025-01-23 23:00:37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