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收到一封来自女孩子的信,信中字句真挚,语气恭敬。起初,钱基博气愤不已,认为儿子在外乱交朋友耽误学业,但读到信的末尾,看到“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时,他的怒气顿时消散,反而露出微笑,觉得这个姑娘不仅知书达理,且行文才华横溢,配得上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决定上门提亲。 钱钟书与杨绛的故事开始于清华大学,1932年春,两人在古月堂门口偶然相遇。尽管各自有着其他的婚约传闻,但两人很快坦诚相对,消除了误会,互生情愫。恋爱中的钱钟书常写信给杨绛,两人的通信维系着感情,即使在分离期间也从未间断。杨绛在信中展现出的理智与优雅,更深得钱基博的赞赏。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结为夫妻。不久后,钱钟书凭借公费留学的机会前往英国,而杨绛也放弃学业,陪伴丈夫赴英。异国他乡的日子,夫妻二人生活简朴,杨绛尽管出身名门,却学着做家务,全力支持丈夫的学术研究。1937年,女儿钱瑗出生,家庭的喜悦让钱钟书深感幸福。 回国后,家庭生活依然艰辛,战争爆发后,三口之家只能挤在一个简陋的小亭子里。杨绛白天做家务,夜晚创作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以补贴家用,而钱钟书则开始潜心写作围城。为了丈夫能够专心创作,杨绛承担了所有家务,甚至不惜自己牺牲休息时间。钱钟书在书的序言中感激杨绛,表示这本书应献给她。 最终,围城出版并引发轰动,夫妻俩的默契与支持,使他们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也在爱情与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88岁时因病去世,临终时,他握着杨绛的手,温柔地说道:“辛苦你了,好好活着。”这句话,成为他们爱情最深沉的印记。
钱钟书与杨绛:一段书香门第的爱与坚守
爱吃凉拌菜
2025-01-24 15:49:0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