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集采「灵魂砍价」会否吓跑先进药企?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刘凝哲、凯雷北

如波谈世界 2025-01-24 23:32:58

【特稿】集采「灵魂砍价」会否吓跑先进药企?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刘凝哲、凯雷 北京报道)最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公布后,「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能吃吗」的争论一直在坊间流传。近期,地方两会召开,京沪均有医疗界政协委员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呼吁重视集采药物的疗效问题,「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是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对集采药药效不稳定的评价。国家医保局对此响应表示,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国家医保局21日带队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内地第十批集采,部分中选的仿制药因价格低引发争议,例如,0.22元(人民币,下同)一支的间苯三酚注射液,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等等。坊间关于集采药物效果不佳的讨论不绝于耳,无论是网络上流传的「原研药保命清单」,还是公众就医时的切身体感,都显示集采低价药物效果不及甚至远低于原研药的案例并非孤例。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些集采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更加令公众担忧。

 

  忧降价影响疗效 忧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就第十批集采药物提交提案。提案列出三个担心:担心价格降得如此之低,会不会影响药品的疗效;二是担心买不到原研药;三是担心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提案还写道,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病人在会经常由于更换药物,而发生疗效不佳的情况,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自2018年11月国家医保局启动试点以来,中国已经开展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四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集采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以量带价挤压药价水分,也就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而这些大部分此前由代理商获利,并流向灰色地带。通过国家“团购药品”的形式,降低患者负担。

 

依照官方数据,集采药品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谈判药使用超3,600亿元,也就是说集采“老药”节省下的钱,80%用于高价创新药,集采药品发挥了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的动能转换作用。

 

内地媒体统计,集采药品前九批平均降价超50%,其中大多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以及少数专利到期的原研药。2024年底进行的第十批集采引发空前争议,人们从不信任“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到公立医院开不到效果更好的原研药,乃至于医生界在各地两会上的重磅提案,都显示出集采药物的争议正不断扩大。

 

  恐低价影响药企研发积极性

 

此外,人们还担忧,在公立医院使用医保越来越难开到原研药,只有在私立医院自费才能享有优质新药,“穷人看病该怎么办?” 国家医保基金的“灵魂砍价”会不会“吓跑”国外先进药企,过低的价格让部分原创新药放弃中国市场;集采将药企利润降低到极致,是否会影响药企创新研发的积极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给出解决答案。

 

国家医保局对此快速反应,表态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并迅速带队前往上海。“质量可靠,是药品纳入集采的前提条件”,国家医保局指出,明确对于临床反映集采中选药品降价后确实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报送同级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不放过质量有问题的企业。这让人们看到集采药品争议有望得到解决的希望。 ●香港文汇报记者 刘凝哲、凯雷 北京报道

【上海能开高血压原研药了?多位 临床医生透露原研药缺药真实情况 】 医生称原研药难开主要问题是供给不稳定 近日,一则“上海医院接到通知,高血压可以开原研药”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但也有部分跑去医院的病人称,“还是开不到进口药”。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上海三甲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临床医生了解到,高血压进口原研药在大医院可开的有十几种,但是药物的机制和疗效都不尽相同,一些热门的高血压药物,比如辉瑞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研药“络活喜”确实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普通门诊会出现“无药可开”的情况。

0 阅读:15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8
2025-01-25 09:36

严格控制B证药企参与集采的数量比例,这些药企不自己生产是其他工厂代工生产。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产药,应该把同类进口药剔除出医保目录,可以自费。

用户24xxx15

用户24xxx15

3
2025-01-26 21:10

集采药就是不行,效果差,副作用大,现在村医打针,拿药,都建议去如果有条件德花,去药店买点会德🍽️

如波谈世界

如波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