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年,武则天计划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但狄仁杰对此提出异议。他道:“姑侄的关系与母子相比孰轻孰重?若立侄子作为太子,百年后可入太庙,但从未听说过姑姑能被奉为祖宗之灵。”武则天闻言愤怒,立即回击:“这是朕的家事,岂容你多言!”然而,狄仁杰毫不退让,直言:“君主治理天下,所有事务关乎全体百姓。作为宰相,岂能不顾国家大事?”这番话让武则天语塞,最终将此事暂时搁置。 狄仁杰,原为并州太原人,科举入仕,早年因直言敢谏被重用。他在汴州任职时,被阎立本发现其才,晋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虽因弹劾时任官员王立本而得罪了李治,但他凭借直言不讳的性格,再次立功。狄仁杰曾辩护大将军权善才和范怀义误砍昭陵柏树的事,挽回了二人的性命,平息了李治的怒火。 他处理朝政一向严谨,曾在平定李贞之乱时,严惩军中腐化,直言不讳,甚至敢于威胁张光辅,最后因言辞激烈而被贬为复州刺史。但三年后,他得以复职,晋升为宰相。武则天任命他为尚书事务负责人,并询问他对朝中的弊政看法。狄仁杰坦言:“若陛下认为臣错了,臣必改过;若无错,则臣自当无愧。”这一心直口快的态度,使他赢得了更多的信任。 在691年,狄仁杰一度被陷害谋反,遭到贬谪,但他最终得以冤屈昭雪,再次获任要职。705年,狄仁杰被任命为魏州刺史,在他治下,孙万荣听闻其任命后不战而退,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干。 698年,武则天计划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再次发声反对。最终,武则天未能如愿,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狄仁杰的直言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深得武则天的依赖。李显被重新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忠诚表示感激,将他视为治国安邦的支柱。 700年,狄仁杰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其丧失深感痛惜,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表达了她对狄仁杰功勋与忠诚的最高敬意。 李显再被立为太子。 700年,狄仁杰去世,年七十一岁,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武则天为此废朝三日,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698年,武则天计划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但狄仁杰对此提出异议。他道:“姑侄的关系
底层史观吖
2025-01-25 17:19:4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