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米商家庭。2岁便能识字,5岁熟读四书五经,7岁已能吟诗,他的聪明才智从小便显现。在一个课堂上,老师询问“何为苦,何为甜”,竺可桢毫不犹豫站起来,坚定地回答:“丧权辱国最苦,国富民强最甜!”这番话赢得了全班的掌声,也让老师刮目相看。然而,竺可桢并未因此得意,他常因家境贫寒而身形瘦弱,常遭同学排挤,尤其是来自富裕家庭的胡适,曾戏谑他:“如果你能活过20岁,我倒着走!” 面对侮辱,竺可桢没有气馁,而是制定了严格的健身计划,早晨起床跑步、做操,假期去游泳、远足,风雨无阻。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身体变得愈加强健,身高也有所增长。 1910年,竺可桢获得赴美留学的机会。他在1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前70名。留学期间,他不仅要承受不断传来的家中噩耗——父母和兄弟相继去世——还坚定了要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他攻读了冷门的气象学和地理学,决心将气象学应用于中国的农业生产。 学成归国后,竺可桢不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站,还带领学生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气象数据。他深知,单靠学术研究还不足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因此,他积极推动气象学领域的人才培养。 1936年,竺可桢被推选为浙江大学校长。尽管他性格内向,但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接下了这一责任,并开始筹集经费,招揽人才。在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内迁,竺可桢不仅关心老师们的工作,还亲自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面对困境,他慷慨解囊,帮助同事解决燃眉之急。 竺可桢的一生充满了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的精神,尤其是在气象学的研究上,他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博学多才、宽厚仁德和坚定的爱国情怀,使他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1974年,竺可桢去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嘱托学生们继续研究气象学,为祖国贡献力量。
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米商家庭。2岁便能识字,5岁熟读四书五经,
瀚霖学史
2025-01-25 17:20: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