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潼关之败为何如此蹊跷? 这么说吧,如果单看潼关之败,确是很难相信,一个成名

笑看人间事 2025-01-25 19:14:12

哥舒翰潼关之败为何如此蹊跷? 这么说吧,如果单看潼关之败,确是很难相信,一个成名已久的老将军,领着将近20w的精锐部队,竟然被崔乾佑的一万多人给打垮了,但是放在整个安史之乱里,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在8年时间里,唐军主力与叛军一共进行了八场大规模决战,结果5败3胜,能打赢的这几场,还都是靠着回纥骑兵参战 发现了吧,唐军主力压根就不是叛军的对手,别管是临时招募的还是京城禁军,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那叛军一个比一个猛,次次以少打多,要不是最后内讧,再加上后面大多数人投靠了朝廷,还真不一定谁赢谁输。

0 阅读:2878

评论列表

亨Leehom

亨Leehom

57
2025-01-27 17:32

因为所谓叛军本来就是唐军精锐。

黑翼天使 回复 01-29 09:50
看一下边军的盔甲,没装备去打就是自杀……

老胡

老胡

29
2025-01-28 13:38

军心不稳,不管多大的兵力优势,一旦逆风,就会出现连锁性溃败。就连禁军都杀了杨氏兄妹,可知李隆基后期治国有多招人恨。

其真

其真

21
2025-01-29 05:12

叛军是养了几十年的唐军精锐,唐军是刚刚征召的农夫。

清风拂吾面 回复 01-29 09:42
当时关中府兵制败坏,就是当地百姓已经没有战斗力,只能靠募兵维持战斗力[不开心]但是河北就不一样了,全国最多的人口,全国最强大的制造能力,民众富强就有时间和条件锤炼武艺,甚至还能自备武器和马匹,辅兵来参军打仗

用户17xxx02

用户17xxx02

18
2025-01-29 09:21

哥舒翰带的哪是什么精锐,都是长期在长安花天酒地的干部子弟以及临时抓过去的民夫。对方可是在北边饮马刀口舔血的边军,算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强悍的部队之一了。

11xxx62 回复 01-29 14:28
禄山事迹云:「翰为副元帅,领河、陇诸蕃部奴剌、颉、跌、朱邪、契苾、浑、蹛林、奚结、沙陀蓬子、处蜜、吐谷浑、思结等十三部落,督菄、汉兵二十一万八千人,镇于潼关。」旧纪云:「丙午,命翰守潼关。」按玄宗实录:「癸卯,斩常清、仙芝,命翰为兵马副元帅,统兵八喁,镇潼关。」时荣王为元帅,故以翰副之。盖诛仙芝之日,即命翰代仙芝。旧纪「丙午」,肃宗实录「十七日军发」,皆太早也。玄宗实录所云八万者,盖止谓汉兵随翰东征者耳,并诸蕃部落及仙芝旧兵,则及十馀万,因号二十万也

西瓜

西瓜

14
2025-01-28 12:09

潼关之战确实很迷。哥舒翰好歹也是名将,手下也是河西精锐,跟之前封常青带的乌合之众可不一样。

11xxx62 回复 01-29 01:37
没有斗志还能守住潼关?这太想当然了吧!唐朝潼关被攻陷了八次,长安被攻陷了六次,天子出逃了九次。每次都赖皇帝?难道唐军自己不菜?

11xxx62 回复 01-29 07:44
潼关丢了八次,长安丢了九次,难道每次都是皇帝要求出击的锅?维护下克上的编瞎话也不能这么《想当然》吧?

周情孔思

周情孔思

13
2025-01-29 00:59

潼关唐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哥帅更是残年老人,坚守是最好选择,叛军必败

11xxx62 回复 01-29 16:50
你也是对的,我没意见,大唐这三十万头猪的猪头就叫哥舒翰

11xxx62 回复 01-29 16:50
你是对的,这三十万头猪的猪头叫哥舒翰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11
2025-01-29 10:22

潼关之战哥舒翰要负50%责任,当然李龙基也负50%,哥舒翰负的责任是战术责任,20万人一字长蛇阵出潼关,叛军数万人也是据险设伏,又不是四面合围,出潼关几十公里,北边是黄河,南面是山,夹着一条山路,确实险要,哥舒翰明知道前军遇伏,还不带着中后军撤退到潼关,还想着孤注一掷跟叛军抢夺潼关出入口,造成大军崩溃,自己人践踏,全军覆没得后果,当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李龙基已经杀了哥舒翰的前任高仙芝,哥舒翰怕撤回潼关保留住唐军十几万,但他的小命不保,于是破罐子破摔,不惜让二十万唐军跟他陪葬,当然塔也有一丝侥幸,万一击破叛军呢,出潼关哥舒翰走的很匆忙,道路旁的山上也没派出哨探 也不派出前锋占领一些山地的制高点,防止万一遇伏可以接应唐军撤退,叛军同样在狭小的通道里追击不易,哥舒翰啥也没做,就是闷头出潼关?这是名将?这是作死

夏末七月 回复 01-30 11:19
半吊子也来丢人现眼

11xxx62 回复 01-29 22:09
而且哥舒翰经典战役,围攻石堡城,部队死了几万人。体现哥舒翰这货的基本性格是,胆小怕事,上面让做什么就着急做什么,典型的军事官僚。所以灵宝出击就是哥舒翰一看觉得自己有机会就玩全军出击想捡人头结果被对面捡了

陈能杰

陈能杰

8
2025-01-29 10:02

宦官逼着去送死

相约三生石畔

相约三生石畔

8
2025-01-29 09:31

唐军精锐都在各镇节度使手中,政府军只是样子货,藩镇们都不肯下场,只想捡死耗子,做那最后的黄雀。

11xxx62 回复 01-29 14:30
壬辰,上下制欲亲征,其朔方、河西、陇右兵留守城堡之外,皆赴行营,令节度使自将之期二十日毕集

123

123

6
2025-01-29 03:55

你SD吧,笑看人间事

用户10xxx06

用户10xxx06

5
2025-01-29 11:43

人口增多,府兵制已经败坏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4
2025-01-29 12:46

李隆基昏庸无道,大好河山支离破碎

笑看风云

笑看风云

2
2025-01-29 02:19

[???]屎

镰刀DF30501

镰刀DF30501

2
2025-01-29 09:57

朝廷的体量是叛军十倍,主要还是心不齐

cy

cy

2
2025-01-29 12:30

潼关精锐?

11xxx62 回复 01-29 14:31
考异曰:肃宗实录云;「以翰为皇太子先锋兵马使 元帅,领河、陇、朔方募兵十万,并仙芝旧卒,号二十万,拒战于潼关。十二月十七日,大军发

殇 歌

殇 歌

2
2025-01-29 10:03

叛军才是老牌精锐,而且有战场经验!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2
2025-01-29 11:08

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哥舒翰竟然把20万大军几乎全部带走了。他为什么没有留下四五万人驻守潼关,以防万一,史书中也没有记载。但根据哥舒翰战前不肯交兵权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害怕李隆基派人到潼关夺了他的兵权,要死大家一起死。 掌握兵权后,他不专心治军,却搞起了内斗,冤死了安顺思。 他本来和杨国忠的关系很好,但他却把内斗又指向了杨国忠,密谋了“诛君侧”。虽然没有行动,但他擅自杀了杜乾运,进而引起了李隆基和杨国忠的恐慌。 领军出征时,他将20万大军全部带出了潼关,没有留下预备队,这是兵家之大忌。当时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非常值得商榷。 两军对垒时,他又轻视敌军,贸然前进,以致20万大军死伤殆尽。别说那20万大军里有很多新兵,就算全部都是精锐,按他那种打法,也得全部报销。被称之为纸上谈兵的赵括,面对战神白起都没有败得这么迅速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回复 01-29 16:52
有道理,李隆基确实有问题,但哥舒翰都打的什么狗屁仗?私心太重,跟皇帝,杨国忠玩心思,可怜20万唐军成了牺牲品

11xxx62 回复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01-29 17:42
哥舒翰打仗连个观察哨,侦察兵都不派的。一波莽上去,输赢随意,反正输了大不了自己投降,而赢了自己千秋不世之功。《名将哥舒翰》

笑看风云

笑看风云

1
2025-01-29 02:18

ZampampY

ZampampY

1
2025-01-29 09:17

最强大的部队一直是边军

爱在天亮前

爱在天亮前

1
2025-01-29 12:35

精锐到了武则天就基本败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