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设计师,凡事喜欢先分析客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看电影的人,都是我这种俗人,同样花五十块钱买张电影票,我并不需要看那些我摸不到的风花雪月,喜怒哀乐;在网络影视资源极其丰富的时代,一个人进电影院,图的是电影院可以提供给我家里没有的东西——3D、巨幕的感官刺激,或者喜剧氛围(在家看开心麻花电影跟找一百人一起看,效果确实不同) 而那些需要拿出情感资源(实际上我这种中年人根本就没有多少多余的情感给电影),静静细品,默默找共鸣的文艺片,我即便是要看,也并不需要浪费3D巨幕,等十几天,下载下来,放到电脑上,高铁上,飞机上,戴上耳机,一边打发时间,一边看就是了。 我想我这种人的看法,相信也代表了大多数客户的需求。 一般文艺片的票房,除了一些小众的发烧友,就是在电影繁荣的时代,看腻了商业大片后的溢价客群——短期连看了好几部商业大片,换个小文艺电影,调节一下情绪。 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这种消费降级的时代,很多人只是偶尔看一部电影,那么这部分溢价人群,就大大萎缩了。 在这个背景下,文艺片票房不好,在正常不过了。
我是设计师,凡事喜欢先分析客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看电
托托说文化历史
2025-01-26 07:58: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