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允许员工摸鱼 鼓励多琢磨沟通
当管理者允许员工上班摸鱼,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在我看来,这背后蕴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管理哲学。与其紧盯员工的电脑屏幕,不如换个思路,引导他们从“摸鱼”中汲取能量,这绝非纵容偷懒,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激励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核心在于,信任员工的自我驱动能力,并且,给予他们喘息和思考的空间。
传统观点认为,员工上班就应该分秒必争,把时间填满工作。但现实情况是,人的精力并非永动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往往导致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倦怠感。反观那些看似“摸鱼”的时刻,恰恰能成为员工放松身心、激发创意的契机。就像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并非整日埋头案牍,反而是在闲暇时光里,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同样地,我们不能把员工视为工作机器,他们也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个体,需要适度的休息和缓冲。允许员工适度“摸鱼”,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创造力的尊重。国外的一些企业早就开始尝试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工作期间喝咖啡聊天,看似“摸鱼”,实则是在宽松的氛围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管理方式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诠释。
鼓励“摸鱼”不是鼓励无所事事,而是鼓励员工把“摸鱼”的时间用来“琢磨”和“沟通”。琢磨自己的职业规划,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寻找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让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建立更深厚的信任关系。当团队成员之间不仅仅是同事,更是朋友时,他们之间的协作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这种信任与沟通带来的团队凝聚力,远比严苛的管理制度更有效。所以,允许员工适度“摸鱼”并非放弃管理,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管理智慧。当管理者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员工也会回报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双赢,更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