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瑞典花了200万欧元,在马路中间放了一根铁板,让汽车压着铁板走,就能让新能源汽车边跑边充电,如今它实现全国推广了吗? (参考资料:经济日报—2024-03-23—边行驶边充电) 瑞典的这项马路充电技术,其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你可以想象成是高铁或地铁从空中的电网取电,只不过这次,瑞典把充电设备放到了地面上。 当新能源汽车行驶在铺有铁板的马路上时,汽车底盘会伸出一个“充电臂”,与马路中间的铁板连接,从而获取电力。这就像是一个移动的插头,插入了地下的插座,让汽车在行驶中就能不断补充电量。 2019年,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市郊铺设了2公里的试验路段,每公里造价高达100万欧元。为了推广这项技术,政府甚至为市民免费改装汽车,让他们能够使用这种新型的充电方式。 然而,这背后的成本可不只是铺设铁板的费用,还包括铁轨组件、发电站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预计总成本超过1000万欧元。 其实,瑞典在马路充电技术上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6年,瑞典就在中部耶夫勒进行了架空电线的尝试,让重型车辆通过受电弓充电。 到了2018年,瑞典更是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传导式充电试点项目。这些尝试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架空电线的方式会影响美观,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而传导式充电则需要车辆与充电设备紧密接触,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自由。 尽管如此,瑞典并没有放弃对马路充电技术的追求。2025年,瑞典计划开通全球第一条永久性电动公路,这条公路可以让电动汽车和电动卡车在行驶中充电,极大地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 瑞典交通管理局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到2035年前要建设总计3000公里的电气化公路,甚至到2045年还要超过这个数值。 然而,技术推广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就是钱的问题。瑞典全国有那么多的公路,如果都要铺上铁板,需要花的钱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而且,还得建发电站、买设备,又是一笔大开销。 再说能源,瑞典的能源结构比较单一,不像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水电站和高压电网。所以,要支持这么多车充电,能源供应就成了个大问题。 此外,技术方面也有不少限制。比如恶劣天气会影响充电效率,路面材料也会干扰电力传输。还有,车要改装才能用这个充电方式,这又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更别提瑞典车要是开到国外,因为没有相应的设备,就用不了这个充电方式了。 那么,现在这技术到底推广得怎么样了呢? 虽然瑞典在技术上有了些进步,比如已经建好了1.6公里的无线充电试运营道路,还计划开通21公里的无线充电道路,但要说全国铺开,还早着呢。
2019年,瑞典花了200万欧元,在马路中间放了一根铁板,让汽车压着铁板走,就能
鉴清评趣
2025-01-26 14:06:53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