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英伟d下跌,花街日报报道,可能部分原因是1月20日DeepSeek发布了可以媲美OpenAI O1的R1模型。
该模型以极低的算力,在基准测试上已经接近最强的OpenAI o1。
从而引发对于算力需求的担忧。
但1月20日的新闻,为什么等到1月24日才下跌?
拥有20年投资经验的大V TMT Breakout总结了可能的四个原因:
1、X平台算法导致;
2、Andreesen发推称赞;
3、纽约time发了文章;
4、因为反身性,英伟达盘前下跌。
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en说,DeepSeek R1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并且是开源的,是对全世界的大礼。
花街如此震惊,很大原因是因为,这是中国的开源模型,且训练成本极低,大约只有openai的十分之一。
同时也说明老美的封锁打压,反倒引起我们对发展高科技的重视,刺激了我们高科技的加速发展。
据说meta非常忧虑,因为deepseek训练费用据说只花了500多万美元,而meta年薪500万的就有几十个,成本差距太大了。
我查了一下,公司创始人梁文峰,居然就是幻方量化的创始人。
原来他不是ai爆火后才转行。
而是先研究AI,然后创办量化赚钱,赚到钱后,每年捐几个亿做慈善,同时创办深度探索公司开发DeepSeek。
我仔细阅读了他的采访,有几个亮点:
1、公司只想搞探索研究,不急着赚钱,不急着搞应用,所以对于VC不友好。
话说他们的赚钱应用已经搞出来了,就是幻方量化。
2、公司不缺钱,缺卡。
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为幻方募资,因为幻方现在几乎不对外募资。
梁说电费也很便宜。
3、早在openai爆火之前,2021年公司就买了一万张卡,保证了算力。
这个动作不是商业性的预见,仅仅是因为有需求。
4、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完全在预期内,包括openai的爆火,他认为没什么好惊讶的,一切都在预期之中。
5、梁认为人所谓的思考可能就是组织语言的过程,所以只要组织语言,就可能做出人工智能。
6、公司招聘的主要是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与在读博士生。没有什么所谓世界前50的顶尖人才。
梁认为有经验不重要,关键是这个人是个人才,认为探索研究比赚钱更重要,以后也可以培养成顶尖人才。
比如公司最花钱的人力成本,他认为也是一种投资,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也对,我认为只要研究搞好了,钱只是副产品。
比如小米雷军就亲自以千万年薪挖走DeepSeek罗福莉。
7、公司与早期的openai很像,投资人不追求利润,公司扁平化管理,任何人只要有创新想法,都可以主动招同事一起研发,无需申请直接调用算力资源。
让天才的创新想法可以最大化发挥。
8、行业里流行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持有高性能GPU最多的机构不是AI公司,而是幻方量化。卡多、不差钱的幻方量化,在背后支撑DeepSeek展开模型研究,路线则是坚持开源,并不急于部署商业化应用。
9、梁对于deepseek超越opai很有自信,因为他是开源的,openai是闭源的,开源注定比闭源发展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