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贺龙之子贺鹏飞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张口就说:“你去帮忙买下瓦良格号!”没想到,这个决定却致使徐增平破产。 在1985年的黑海造船厂,一个重大项目正在进行。这就是日后让世界为之震惊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第二艘舰船——瓦良格号。 在当时,这艘航母凝聚了苏联最尖端的科技水平。瓦良格号采用了独特的滑跃式甲板设计,搭载了先进的舰载机系统。 从主甲板到机库甲板的升降机,再到精密的动力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苏联工业的巅峰水准。整艘舰船装备了四台舰用齿轮传动汽轮机组和八台燃油锅炉,配置了全套的涡轮泵系统。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在建造完成度达到70%时,一场巨大的政治变革打断了这艘航母的建造进程。苏联解体后,这艘未完工的航母被划归给了乌克兰。 对于刚刚独立的乌克兰来说,这艘航母就像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根据专业评估,要完成这艘航母的建造还需要至少2亿美元。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笔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更不用说后续的维护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 经过多方评估,乌克兰政府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售这艘未完工的航母。为了避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乌克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出售条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条件就是:只接受个人买家。这个看似奇怪的限制条件,实际上是乌克兰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徐增平在香港经商多年,但他有着不同于普通商人的经历。在经商之前,他在军队服役了十四年,这段经历让他对国防事业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怀。 在接到贺鹏飞的建议后,徐增平立即开始了周密的准备工作。首先,他在澳门注册了一家旅游公司,对外宣称要把这艘航母改造成海上度假酒店。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计划,却成功地降低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在准备好600万元注册资金和200万美元保证金后,徐增平踏上了前往乌克兰的谈判之路。 在乌克兰,徐增平面临的是一场三方谈判:黑海造船厂、乌克兰政府和招标委员会。每一方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分别应对。 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徐增平选择了最直接的交际方式——喝酒。在一次重要的谈判中,他与黑海造船厂的代表在短短十分钟内,完成了惊人的对饮。 这种极具东欧特色的交际方式,为徐增平赢得了乌克兰方面的好感。经过多轮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初步协议,价格定在1800万美元。 但徐增平并不满足于仅仅购买航母本身,他还提出要购买全套技术图纸。这个要求让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在加价200万美元的条件下,乌克兰方面同意了这个要求。 然而,就在口头协议达成后没几天,乌克兰方面突然改变主意,要求进行公开拍卖。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徐增平带来了巨大压力。 好在之前的准备工作足够充分,在三天的准备期限内,徐增平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完整竞拍材料的买家。最终,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他成功拍下了瓦良格号及其全套图纸。 获得图纸后的第二天,徐增平就安排了八辆大卡车,将所有技术资料运往机场,第一时间空运回国。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1999年7月,一支由荷兰公司组织的拖船队开始了漫长的运输任务。按照计划,航母将经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最后抵达大连港。 但在到达土耳其海域时,事情出现了转折。土耳其政府以"船体过大可能堵塞海峡"为由,拒绝让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每天都有体积更大的商船通过。这背后是明显的政治考量。 在这场历时三年的购买行动中,徐增平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仅仅是土耳其海峡的滞留费用和拖船费用,就让他背负了数百万美元的债务。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了大连港。这艘航母随后被移交给了国家,徐增平也正式宣布了公司破产。 但这些技术资料的价值远超过了购买成本。八卡车的图纸中包含了航母设计、建造和使用的全部细节,这些资料为中国航母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在国家接收瓦良格号后,中船重工立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了全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尽管经历了多年的闲置,航母的主体结构和大部分设备仍保持完好。 2005年4月,瓦良格号进入大连造船厂的船坞,开始了全面改造工程。改造的重点包括更新供电系统、通风系统和照明设备,同时还要重建作战指挥系统。 经过数年的改造升级,这艘航母逐步具备了现代化作战能力。技术人员为其安装了先进的舰载机着陆系统、防空系统和近防武器,使其成为一艘真正的作战航母。 2012年9月,这艘经过改造的航母正式命名为"辽宁舰",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的国家。 而徐增平的故事也迎来了转机。在还清债务后,他重新投入商业活动,事业逐步恢复。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
1996年,贺龙之子贺鹏飞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张口就说:“你去帮忙买下瓦良格号!
甜蜜游记
2025-01-26 20:57:42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