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靖康之变,被俘虏的钦宗朱皇后,在行驶途中,找到一处野地解手时,没想到后面跟着一个金国将领,不等朱皇后反应,一把将其拉上马,带到营帐,朱皇后宁死不从,逃了出来。 公元1127年,金国大举南下攻宋。宋徽宗赵佶虽已禅位于儿子赵桓,自己做了太上皇,但面对金军的入侵,父子俩都显得十分无措,根本没有应对之策。 开封城的百姓们,本指望皇上能领兵抗敌,保一方平安。可宋朝廷上下却乱成一锅粥,文武百官都在争权夺利,谁也不愿出力。眼看金兵压境,宋军毫无斗志,节节败退。 最后,金军一鼓作气,兵临城下。开封城破,皇宫被洗劫一空。徽钦二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卑躬屈膝,向金国投降。 从此,整个北宋上下,就陷入了亡国奴的悲惨命运中。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宫嫔妃、公主等三千余人,统统成了金国的俘虏。 金人不许他们骑马,强迫他们脚踩车轮,一步步艰难跋涉。一路上少不了羞辱,甚至屠杀。 不少年轻貌美的宫女、妃子,都被金兵抢去凌辱。就连宋徽宗的几个女儿,金人也没放过。这北上的路,俨然成了一场皇族女子的血泪之旅。 路途遥远,风餐露宿,还要时刻提防金兵的凌辱和戏弄。一些柔弱的宫女,实在熬不住了,就含恨自尽。据说,从开封到上京的路上,就死了不下一千多人。 原本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北宋皇族,却要忍受如此非人的折磨。而这一切苦难,都要归咎于北宋君臣的懦弱无能。他们只知贪图享乐,全然不顾百姓疾苦。 靖康之难,北宋皇族尝尽亡国奴的屈辱和绝望。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在这血泪斑斑的北上路上,就连宋钦宗的皇后朱琏也未能幸免。原本贵为一国之后,如今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朱琏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 有一天,大部队停下休整,朱皇后找了处僻静所在解手。谁知刚蹲下,就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向她逼来,定睛一瞧,竟是金军的一员大将。 那厮阴笑着,一把将朱皇后拦腰抱起,直奔自己的营帐而去。朱皇后又惊又怒,拼命挣扎,叫喊求救,无奈营帐四周无人,她根本敌不过大将的力气。 营帐内,那魔头将朱皇后摔在地上,猴急地就要扑过去。朱皇后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抓起地上的酒坛,对准那厮的脑门砸了下去。 大将被砸懵了,朱皇后趁机夺路而逃。她跌跌撞撞跑出老远,才在一处隐蔽的山洞里瑟瑟发抖地躲了一夜。直到天明,才敢小心翼翼地回到大部队。 回去后,朱皇后对宋钦宗讲述了这件险遭不测的经历。宋钦宗闻言勃然大怒,下令彻查肇事者,誓要给皇后一个交代。 然而,金兵哪里是好惹的。他们众多势众,根本不把宋钦宗放在眼里。调查了几天,也不了了之。 宋钦宗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他只能安慰朱皇后,以后行路时多加小心,别再受那些畜生的欺负。然而,接下来的路途中,朱皇后又数次遭遇金兵骚扰,几乎都是在危急关头逃脱。 一直以来,朱皇后都以为,自己身为钦宗皇后,起码不至于受到凌辱。可这段时间的遭遇,让她幡然醒悟,在这乱世之中,尊严二字早已荡然无存。 年仅二十六岁的朱皇后,眼看同行的宫女、嫔妃,一个个惨遭金兵淫辱,就连徽宗的几个公主,也难逃魔掌。她知道,若不是运气好几次侥幸逃脱,自己也难逃此劫。 这一路颠沛流离,朱皇后伤心欲绝。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付出了青春年华,本以为可以一世荣华,却要面对亡国奴的悲惨命运。她心如刀绞,恨不能以死明志。 可是,皇后的身份,又注定了她不能轻易寻死。一旦她自尽身亡,等待宋钦宗的,又将是金人更加残酷的报复。朱皇后心中煎熬,却只能强忍泪水,随着车轮滚滚向前。 她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摆脱这屈辱的生涯,哪怕是拼了性命,也在所不惜。朱皇后心中的怒火,就像一簇永不熄灭的烈焰,支撑着她一路走来。 靖康之难,宋室北迁,整个北宋王朝都笼罩在一片悲愤之中。这场变故,不仅暴露了北宋的积弱积贫,也让整个华夏大地蒙上了屈辱的阴影。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后人回顾靖康之耻,无不扼腕叹息。北宋皇族的凄惨遭遇,成为了亡国奴的典型写照。而这一切苦难,都要归咎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 北宋晚期,皇帝昏庸,朝政混乱。党争不断,奸佞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国力日渐衰微。面对外敌入侵,北宋朝廷却无力抵抗,只能任人宰割。 当金兵兵临城下时,徽钦二帝非但没有率兵抗敌的勇气,反而作鸟兽散,各自逃命。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为国捐躯",到头来连个响屁都不敢放。这样一个没骨气的皇帝,怎能指望他保家卫国呢? 于是,先有徽宗投降,继而钦宗被俘,北宋皇族就此沦为阶下囚。他们颠沛流离,被迫北上,苦不堪言。有多少宫女、嫔妃,惨遭金兵蹂躏,含恨而终。 而朱皇后能几次逃过魔掌,也是侥幸。据史料记载,从汴梁到燕京的路上,北宋后宫妇女因非命而死的就有上千人。这还不算后来被金人分配出去,沦为奴婢的数千宫女。她们或遭凌辱,或惨死异乡,生不如死。
1127年,靖康之变,被俘虏的钦宗朱皇后,在行驶途中,找到一处野地解手时,没想到
熹然说历史
2025-01-26 22:0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