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居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

熹然说历史 2025-01-25 21:05:08

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居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有了座位。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晚清,主角是民国国民党的元老谭延闿。 李氏出生在一个贫困潦倒的小康人家,家里实在养不起这么多的子女,无奈之下,年仅十岁的李氏被父母卖到一户大户人家做通房丫头。李氏心灵手巧,伶俐可爱,很快就讨得主人的欢心,被派到前厅去伺候主人和客人。 清朝晚期,朝中显贵谭钟麟到李氏主家做客。席间觥筹交错,觥筹交错间,谭钟麟无意中瞥见了在一旁伺候的李氏,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酒过三巡,谭钟麟已经看得入了迷,再也移不开视线。 李氏的主人见状,知道这是个机会,便主动将李氏送给谭钟麟做了妾室。谭钟麟欣喜不已,将李氏接回府中,封为"李夫人"。但李夫人毕竟出身低微,在谭府并不受重视,每日除了伺候谭钟麟和正室吴夫人,还要兼顾家中的大小杂务。 每逢吃饭时间,李夫人都要恭恭敬敬地站在饭桌前,伺候谭钟麟和吴夫人用餐。等到主人吃完,李夫人才能领到一些剩饭冷炙,蜷缩在厨房的角落里狼吞虎咽地果腹。在谭府,下人们对李夫人也是横眉冷对,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谭延闿出生在谭钟麟的一个梦里。那一晚,谭钟麟梦见一位身着古装的儒生前来拜访,自称是已故的湖南巡抚何凌汉的转世。醒来后没多久,李夫人就给谭钟麟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 谭延闿从小聪颖过人,三岁能背诵百家姓,五岁即能熟读四书五经。府中的夫子都称赞他是可造之才,前途不可限量。但因为母亲的身份低微,谭延闿常常受到欺凌和嘲笑,别人都叫他"小老三"。 尽管谭延闿天赋异禀,李夫人却依旧每日在饭桌前伺候,毫无尊严可言。母亲的处境让谭延闿倍感屈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扬眉吐气,让母亲不再受欺负。 李夫人虽没读过几年书,但她深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每天晚上,她都要给谭延闿亲自端茶递水,督促他用功读书。在母亲的鞭策下,谭延闿发奋苦读,很快就名声大噪,11岁便高中秀才。 年少的谭延闿目睹母亲的不公遭遇,常常偷偷流泪。他发誓要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让所有瞧不起他们的人刮目相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谭延闿的进步更坚定了李夫人的信念。 13岁那年,谭延闿再接再厉,考取了县学首席。在那个年代,中举的平均年龄一般在20岁以上,谭延闿13岁高中,立刻名震乡里。李夫人喜极而泣,饭桌前的屈辱岁月终于有了一丝盼头。 谭延闿在13岁高中秀才后,更加发奋读书。他24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负众望,高中一甲第一名,被称为"会元"。谭延闿的成绩打破了湖南200多年无状元的记录,轰动了整个湖南。 谭延闿的"会元"头衔,在清代算得上是最高荣誉。接下来谭延闿又参加了在京城举行的殿试,又高中进士。谭延闿的成绩让整个谭家上下都沾了光,就连一向被人瞧不起的李夫人,也第一次受到了尊重。 谭钟麟宴请宾客庆贺谭延闿高中状元时,专门把李夫人叫到身边,让她也一起入席。这还是李夫人第一次和谭钟麟同桌吃饭,她激动地连饭都顾不上吃了。从此以后,李夫人终于结束了在饭桌前伺候了24年的日子。 后来谭延闿步入仕途,接连高升,对母亲更是孝敬有加。李夫人能在谭家后半辈子过上好日子,全靠谭延闿的孝顺。李夫人去世那天,谭延闿力排众议,硬是把母亲的灵柩从谭府的正门抬出,让母亲走得风风光光。 李夫人虽然出身低微,但她用自己的方式撑起了儿子的一片天。谭延闿能取得如此成就,母亲的鞭策和鼓励功不可没。母子二人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孝道的佳话。

0 阅读:2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