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程序员的太子和商务人士散人围绕“人能否成为全才”及“个人能力边界的认知”展开深入讨论。 对于人能否成为全才,两人达成共识,认为成为全才几乎不可能。他们指出,尽管存在一些看似全面发展的天才,像数理竞赛中跨界夺冠的选手,或是年少就取得高学历、能力出众的人,但踏入社会后,各行业的经验积累和时间沉淀无法速成。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难以在众多领域都达到同等高水平,且专业领域的成长不仅仅依赖于聪明才智,还需长期实践。 在探讨接近全才之人的特性时,他们认为,这类人往往精力旺盛,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探索;同时,他们善于掌握顶层逻辑,无需深入了解细节就能发表见解;此外,他们还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能快速拆解和理解事物,甚至在沟通中运用技巧弥补自身知识短板。 谈及何时意识到自身才能有限,散人回忆初中时,在天才云集的班级中,发现自己理科能力与他人存在差距,从而意识到自身局限,选择转向工科。太子则分享了从小学的辉煌到初中的巨大落差,因教材差异和知识基础不同,成绩一落千丈。后来,他虽通过努力在学业上有所突破,但大学时因打篮球跟腱断裂,生活无法自理,深刻体会到身体缺陷带来的限制,认识到个人能力存在瓶颈,难以突破自然规律。 此外,两人还交流了睡眠和午睡相关话题,散人分享金融行业前辈通过午睡和控制饮食来保持下午工作精力的经验,随着年龄增长,他也开始体会到午睡的重要性。
“全才”真的存在?从个人经历探寻能力边界与成长感悟
商业精选
2025-01-27 09:06: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