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夜,蒋介石收到了韩国总统李承晚的电报,希望获取援助。蒋介石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一个良机,他当即召集陈诚、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蒋经国、桂永清、王叔铭等军政大员前来开会。 会上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后蒋介石决定:台、彭、金、马地区从6月26日起,实行宵禁,所有官兵一律不许休假,进入备战状态。 朝鲜战争一打响,驻日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极力主张美军立即向半岛增兵,同时,麦克阿瑟还向蒋介石提出,至少派一个军前往朝鲜战场,配合美军和韩军作战。麦克阿瑟还希望台湾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作用,他说:“台湾是永不沉没的陆地航空母舰,这里可以部署20个航空大队。” 6月26日,蒋介石再次收到李承晚的求援电报。蒋介石非常重视,再次召见要员开会,并在会上正式提出出兵朝鲜的建议,但是孙立人、桂永清、周至柔等三军的代表,都极力反对出兵,理由也都相似,即:国民党军就剩下这些家底了,目前当务之急是防御台湾,实在无力派去朝鲜再消耗了。 与之相反的是,文职官员大都主战,双方争执不休,讨论了四个多小时,也无法统一观点,蒋介石见状,以不容拒绝的口气说:“现在局势危急,只有拼死一搏了,不用再讨论的,我的决心已下,必须参战。”蒋介石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军方将领们也就不敢再反对了,于是出兵的决议初步通过。 26日的下午,美军上校费尔德带着一个军事联络组,从东京飞到了台北,下飞机后,费尔德匆匆赶往蒋介石的士林官邸,向其递交了麦克阿瑟要求蒋介石出兵的亲笔信。蒋介石当即给麦克阿瑟回电,表示将派遣国军最精锐的52军参战,52军是撤到台湾的国军中,建制最完整的一个,全军三万余人。 6月27日,蒋介石让孙立人(陆军总司令)对52军的军官进行调整和充实。鉴于顾祝同、胡宗南、胡琏等资历深的将领都反对参战,蒋介石让孙立人给52军派去了大批的主战的少壮派军官。 6月28日,顾维钧、胡适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前往白宫会见美国总统杜鲁门,杜鲁门得知蒋介石将派52军3万多人参战后,流露出满意的表情。胡适回去后将杜鲁门的反应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听后心情很好。 但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让蒋介石的部队参战是个臭棋,他对杜鲁门说:“蒋介石的几百万部队都丢掉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还要派舰队前往台湾,去保护蒋介石仅存的这个岛;蒋介石连一个岛都要靠美国来保护,他还有余力去台湾,他的部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随后,杜鲁门又召开了由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和美国三军参谋长等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在会上杜鲁门又抛出了让蒋介石出兵朝鲜的提议,结果三军的参谋长纷纷反对,他们讥讽说:“蒋介石所说的最精锐的部队,其实是被击败的残兵败将,这些部队和李承晚的部队是一样的,都是不堪一击的,动用美军的运输舰和补给,运送几万残军去朝鲜,是得不偿失,毫无意义的。”见军方意见高度统一,杜鲁门只得妥协。 麦克阿瑟则是美国军方的另类,他极力主张让蒋介石派兵去朝鲜,为此他还接连前往台湾访问,并对杜鲁门施压。 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政治局的常委会,会上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出兵朝鲜。8日,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志愿军开始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眼见美军从鸭绿江被赶到了三八线,蒋介石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再次提出派军队前往朝鲜参战。结果,这次美军将领是一致的反对,因为在和志愿军交手后,美军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鉴于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美军将领根本对蒋介石的部队不抱有任何希望。 杜鲁门在一次会议上,对蒋介石进行了挖苦,并指出蒋派兵是另有所图,是想让战争范围扩大。国务卿艾奇逊也愤愤不平的说:“蒋介石很清楚他现在的实力,自保都做不到,靠的是美国的舰队。如果我们答应蒋介石的派兵要求,那么这场战争就会彻底演变成中美之间的战争,这才是蒋介石所希望的,他希望将美国和他绑在一起。” 可以说,在对待蒋介石的出兵上,美国还是清醒的,对于蒋介石想让局部战争变成全面战争的企图,美国也是警惕的。在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伤亡以百万计,仅美国和韩国官方公布的美韩减员人数合计就达113万,这还不算其他“联合国军”的减员。 朝鲜战争的规模很大,蒋介石的52军就算派去,这三万多人恐怕也只够打一次大型战役,况且面对志愿军,国民党军能有多少战斗意志呢? 虽然蒋介石出兵朝鲜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这就让蒋介石获得了安全保障,也让解放军暂时无法解放台湾。从这点来看,蒋介石确实是受益者,而美国到现在依旧借着台海问题,屡屡制造争端。不过,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台湾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
1950年6月25日夜,蒋介石收到了韩国总统李承晚的电报,希望获取援助。蒋介石认
报君知史
2025-01-27 23:49:27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