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并非虐女剧,这一观点与市面上诸多所谓的“虐女剧”形成鲜明对比。
在常见的虐女剧中,女主往往成为推动男性转变的工具。剧情对女主的刻画远不及对男性细致,着力渲染女主的痛苦与可怜。这类剧作常常将镜头聚焦于女性遭受强暴后的无助、有抱负的女性被困于后宅等情节,把女人塑造成男人的附属品,用女人的牺牲来换取男人的成长。
然而,《国色芳华》中的牡丹虽历经磨难,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其坚韧不屈的灵魂愈发闪耀。面对男人的强暴,她拼尽全力反抗,镜头不仅展现了她的痛苦,也刻画了施暴者的狰狞可憎。无论处于何种困境,牡丹从未放弃抗争,也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好运。
在剧中,牡丹获得的帮助大多基于利益交换,如与县主共同设计、拉蒋长杨为同盟等。但也有少数纯粹的帮助,比如胜意放她逃跑、芸娘撕票以及路人救下遭遇杀手的她。同时,牡丹凭借自身的聪慧、自强和坚韧,吸引了许多朋友,如怯懦温柔的胜意、大胆豪迈的大福、耿直会医的小春以及日进斗金的芸娘等。
有些观众喜欢拿原著与电视剧对比,抱怨原著中六个哥哥宠爱她的情节没了,觉得牡丹磨难太多。但实际上,《国色芳华》并非走偶像剧路线。电视剧虽常造梦,但此剧造的不是“众多男人宠我一个”的虚幻之梦,而是“女人也能有志同道合的好友,也能有傍身事业”的梦。
就像唐僧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有师徒四人相伴,最终取得真经。女人经历磨难成长后,为何获得友人、爱人相助就被视为“娇妻”?只要女人手中掌握的收益和权力是真实的,不轻易拱手让于男人,又何来“娇妻”一说?
或许部分观众喜欢的是刘畅那样的清高小白花形象,认为她无需努力,仅凭美貌就能得到县主的金钱、宠爱和地契,想要的官职轻松到手。但这并非《国色芳华》所追求的,该剧旨在展现女性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价值,而非成为依附于男人的“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