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之压岁钱!

孤寡老人讲历史 2025-01-28 09:39:16

要说压岁钱这玩意儿,那可是除夕之夜的 “重头戏”!每年吃完热热闹闹的年夜饭,长辈们就会化身 “财神爷”,给晚辈们发钱啦! 以前啊,这发的钱还挺有讲究,得用红线把铜钱串成串,然后像戴项链一样挂在小朋友胸前,据说这样就能把那些妖魔鬼怪都吓跑! 据说,这习俗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流行开了。 那时候,传说有个叫 “祟” 的妖怪,一到除夕就跑出来抓小孩,可把大伙给吓坏了!于是人们灵机一动,在小孩脖子上挂八文钱,希望能把这讨厌的 “祟” 给赶走,这就叫 “压祟”。 巧了,“祟” 和 “岁” 读音差不多,慢慢地,“压祟” 就变成了 “压岁”。要是挂的是铜钱,就叫 “带岁钱”;要是在守岁夜给小孩,又能叫 “守岁钱”。 虽说各地风俗不一样,但这名字倒是代代相传,一直没改。 到了清朝时期,“压岁钱” 有了两种玩法:一种是用彩绳把钱穿成一条龙的形状,放在小孩床脚,估计是想借龙的威风吓退妖怪;另一种就是长辈直接给小孩,这也叫压岁钱。 如今,这习俗依旧火爆,每到除夕,长辈们就会给小孩纸币或者镍币,不过不再用红线串铜钱啦,而是用红纸把钱包起来,塞到小孩衣袋里。 现在嘛,这钱更多的是一份祝福,早没了镇邪的意思咯!

0 阅读:0
孤寡老人讲历史

孤寡老人讲历史

漫谈历史兴亡、闲聊文化兴衰,带你一起步入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