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制造贫困》,看到这么一段:“在美国,贫穷的一个明确标志是依赖公共服务,而富裕的一个明确标志则是远离公共服务。”
恰好之前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穷人更依赖公共服务,美国的公共服务做得糟烂,而中国公共服务,包括社会治安、基础建设、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水、电、路、网、地铁、消防、救灾、社会保障体系,都是领先世界的。
在美国要“购买”这样的公共服务,估计每个月5000刀都未必够用,所以月入3000刀捉襟见肘。而在中国,大部分公共服务甚至是免费的,小部分收费也极其廉价,月薪2000人民币也能用的起。
这才是陈平不等式成立的基础。中国低收入人群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公共服务,他们赚到的钱,可以直接花在自己身上。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你在中国月薪2000人民币,可能只需要花200购买公共服务,剩下1800都可以花在自己身上;但你在美国月薪3000刀,你需要花5000刀购买公共服务,你其实是买不起的,只能对付买2000刀低质服务,剩下1000刀勉强度日。
举例说明:
广州有个狮岭镇,农民自建房租个能洗澡做饭的单间,租金可以低到200左右。而广州市中心二沙岛,一个别墅要几千万。但狮岭镇的社会治安,并不会比二沙岛差多少(当然还是有点差距的,毕竟人多)。
如果在美国,高档社区跟低端社区的社会治安是天差地别。大家之所以要花很多钱租房子,而不是去换个便宜地方住,主要原因就是,便宜社区一定有很多瘾君子、抢劫犯,甚至动不动就会发生枪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