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宁荣二公一共繁衍多少子嗣?女性嫁出去了不好查,但是男性却有一张完整的名单。这

西门大妈啊 2025-01-29 14:23:43

贾府宁荣二公一共繁衍多少子嗣?女性嫁出去了不好查,但是男性却有一张完整的名单。这张名单就出现在贾府除夕夜的祭祖活动上: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

所谓“昭穆”是古代宗法秩序,一般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或者长辈和尊者在左边,晚辈和卑者在右边,这是为了突出长辈和尊者的地位和尊严。

贾敬、贾赦是第三代,均站左,为昭。(贾政此时不在家)

贾珍、贾琏、贾宝玉等人是第四代,均站右,为穆。

贾菖、贾菱、贾兰、贾芹等人是第五代,均站左,为昭。

贾蓉特殊,作为长房长孙,他算是连接外面男性和内宅女眷的人。

如果有下一代继续排...

祭祀的时候药按照辈分和年龄的顺序排列站位,以区分出长幼尊卑关系。尊者自然是承担更重要的祭祀责任,比如从这个排序中,可以看出贾府“文”字辈中,贾敬是尊者,这是因为宁国府居长的原因,其次是荣国府长子贾赦,贾政不在家,就直接到“玉”字辈,也就是宁国府长子贾珍,再次是荣国府长孙贾琏和贾琮,然后是宝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贾琏和贾琮应该都是嫡出,都是贾赦正妻所生。

其中贾珍负责的“献爵”就是用“爵”这个酒器,斟酒献给祖先,也有叫奠酒的,一共需要进行三次,分别是初献、亚献、终献。这是最重要的祭祀岗位,因此由担任族长的贾珍来负责。

荣国府长子长孙贾琏和贾琮负责“献帛”,因为古代帛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所以诸侯会盟执玉帛,以示和好,后来就发展成了一种固定的礼仪。这一点在藏族习俗中依然有所保留,就是献“哈达",表达尊敬和欢迎。而没有纸的时候,古人也在玉帛上写字,所以把祭文写在玉帛上焚烧给祖先也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做法,和我们今天烧纸差不多。

宝玉作为荣国府次子,捧着焚香的香炉跟随所有仪式。草字辈的贾菖贾菱负责展开拜毯,守护焚烧祭文的火池,相当于临时消防员吧。

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

菜肴时从外面挨个人传入正堂,最后一个接菜的人是地位最高的男性贾敬,然后通过贾蓉、贾蓉妻子,按照地位从低到高传给女眷们,直到传给地位最高的贾母放在供桌上,才算上完菜。别看贾母不待见邢夫人,但邢夫人依然是长房长媳,是和贾母一起操持祭祀供奉的,而王夫人则没有这个权利。等到所有菜肴都上了供桌,贾蓉酒回到了自己草字辈的“阶位之首”,正式开始跪拜。

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母行礼。

整个祭祀过程井然有序,再浪荡的公子哥,再看不惯这些繁文缛节的叛逆少年,此时都大气不敢出,安安静静的按照规矩行了礼。

不过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这里提到了很多人,包括我们平时完全没印象的贾荇贾芷等,但是唯独没有贾兰和贾环。这绝对不可能是因为贾环和贾兰地位低,而是因为她们年纪幼小。一般满族人不到十岁或者十二岁,是不能进入家庙的,这和汉族很多地方年龄幼小(有的地方是三岁,有的地方是七岁,也有十岁)不得参加祭祀和上坟的习俗相似,是怕小孩年纪小,“冲撞”了一些东西,导致儿童夭折。

完成祭祀后,众人向辈分和地位最高的贾母行礼,也包括贾母的几位“老妯娌”。然后便是“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大家“语笑喧阗,爆竹起火”,开开心心吃酒过年。

正月初一对贾府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因为这一天是元春生日。贾母等朝廷命妇,不仅要“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还要“兼祝元春千秋”,回来又要“至宁府祭过列祖”,这才算是完成了对君主和祖先的责任,才能开始向平常人家一样走亲访友吃酒看戏热闹玩乐~

这贵族过年怪累的,真是不好当啊...肯定没有我一会骑个车去电影院看肌肉男霸屏爽!

0 阅读:0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