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3个儿子每人出资5万,给父母买房养老,父母去世时,房子市值300万,3个儿子卖房分钱时,万万没想到,3个女儿一分没出,却突然蹦出来分钱,称儿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每人应该分50万,哥仨气愤不已。6子女对簿公堂,法院判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事情得从宋家的三个儿子说起。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为了让父母在晚年能过得舒服,兄弟三人商量着一起为父母买个房子,让他们在北京安稳度过晚年。于是,每人出了5万块,总共15万,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子。 父母住进新房后,过得安稳幸福,日子也挺好。兄弟三人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不光是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给他们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直到去世时,三兄弟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 可是,父母去世后,麻烦却悄然出现了。 父母去世后,三兄弟开始处理遗产,才发现问题来了。父母的主要财产就是这套房子。 按理说,三兄弟每人出资5万,房子理应是三人共同拥有的,因为他们为父母的晚年生活付出了不少。但问题是,父母没留下遗嘱,兄弟们的出资也没有得到法律认可。 更让人意外的是,父母去世后,三姐妹也开始要求分这套房。三女儿说,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理应平分遗产。 她们的理由听起来也有点道理:父母生前并没要求她们出资,房产也没明确说只归三兄弟所有。于是,三姐妹要求分房产,甚至每人提出50万,虽然她们根本没出过一分钱。 这下,三兄弟真的火了。他们觉得,自己为父母花了钱,照顾了多年,理应分到更多的财产,怎么可能平分给没出资的姐妹? 从兄弟三人的角度看,他们认为自己承担了更多责任。除了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在精神上付出了很多。他们觉得,自己的孝心和努力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遗产应该根据出资来分配。 三姐妹的要求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公平。三兄弟认为,自己是通过实际行动为父母提供保障的,而姐妹们啥都没做,却想分享成果,这太不合理了。 没办法达成一致,最终宋家的六个孩子还是走上了法庭。法院审理后,判定父母没有遗嘱,房产要按法定继承来分。 根据法律,三兄弟和三姐妹都是平等的继承人。虽然三兄弟花钱买了房,照顾了父母,但法律不看这些孝顺行为,照样按法定继承来分配遗产。 最后,法院判定房子市值300万,三兄弟每人分到60万,三姐妹每人分到20万。虽然法院判决在法律上看似公正,但三兄弟显然不买账。他们觉得,自己付出的更多,姐妹们既没出钱也没照顾父母,凭啥平分房产? 这个案件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开始思考,法律在遗产分配上到底有没有考虑到孝心和责任。 法律确实规定,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但亲情的付出和责任往往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孝顺、照顾、责任这些付出,能不能在法律上得到应有的体现,还是只能按法定继承分遗产呢? 家庭责任真能用钱量化吗?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不同,孝顺不仅仅是出钱,还得投入时间和感情,而这些“看不见的”付出,法律上怎么衡量呢? 对三兄弟来说,父母生前的照顾和出资买房,是他们觉得应得更多遗产的理由。 而三姐妹或许觉得,父母去世后,所有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谁也不该占更多份额。 到底是出资多,还是照顾多,哪个应该成为遗产分配的标准呢?这也是法律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法律确实是公平的工具,但家庭关系中的感情、责任和付出,不能光靠法律来衡量。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孝顺虽然没法量化,但却是维系家庭和谐的基础。如何在法律和亲情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信源:第一调解室、西安市委政法委官方账号2023-03-03
2022年,北京3个儿子每人出资5万,给父母买房养老,父母去世时,房子市值300
如梦菲记
2025-01-29 20:20:14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