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百年,仁道是大侠抬掌一瞬间》
乙巳新年,射雕首映,146分钟酣畅淋漓的画面呈现,节奏紧凑,不含糊不拖沓的人物关系,哪怕你没有看过原著和过往作品,这部电影也会把完整的江湖,还给你。
人们提起大侠,似乎总会联系到武功绝学,失传孤本,盖世无双。作品里的侠士身怀绝技,飞檐走壁,行走在武林中,留下潇洒的背影。他们有最顶级的根骨,最高的悟性,他们甚至有着最妙的气运,荒山别有洞天,坠崖必得神功。只要主角一声吼,神功得成,武林人人称道。
而这部电影里的郭靖打破了我们原以为的“侠”的模样,他落在金庸作品上,亦立在徐克的镜前。
草原的天高地阔成就了他的大气坦荡,母亲和师父们的教导,让他磊落方正。就这样端方的像一块砚台一样的人,生于乱世,也奔走于乱世。
我们提起大侠,总要谈大侠获得神功,大侠获得秘籍,大侠获得盟友。
在射雕电影里,讲了成为大侠的人的“失去”。亲情、友情、师徒情,失去好像是拥有高强武功的大侠,一遍一遍要去学会的课题。
武侠和武打是不一样的,影片恢宏的场面制作是过往武侠作品里所无法呈现的。书里描述的武功绝学降龙十八掌等的亮相让人惊叹。冷兵器时代的铁浮屠、步人甲、六叶锤这些的还原也是历史爱好者不可错失的观影亮点。
并不拖泥带水的情感关系,和不需要通过贬低一方来烘托另一方的角色塑造,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无比舒畅。第一次让我对靖蓉筝三个人的情感有了独立的完整认知,还是那一句“广阔天地生不出狭小的爱。”希望困顿于感情的人能够人人如电影里的三位年轻人。
这一版射雕在感情关系的塑造上堪称一句清爽!不需要用两个女孩争夺一个男子这种流于表面的情节为男主赋魅,而是你能够感受惺惺相惜生动的两位女子,看了电影,你会懂心动因何而起,惺惺相惜为何而生。
影视作品里的女性角色,并非是固化男主存在的工具,三个人的感情线编不好很容易出现被动渣男这种情况,或者是用力过猛就会有“你们三个人过好比什么都强。”的油腻效应。
郭靖背着黄蓉风吹动她的头发,扫落在他肩膀上,风车呼噜噜的转,广阔草原青年男女手臂上站着白雕在说话。
镜头语言是美的,感情是干净的。
少年人的情爱不需要用剧烈的肢体语言去表达。
当下的影视里,总要安排男女主有激烈的表达,要塑造出来暧昧氛围,要激吻和肢体触碰,好像没有这些爱情就不是完成时。
射雕英雄的情爱,是风会告诉你我一直属于你的等待,是破亭子里的雨滴和闷雷,是郭靖展开画卷时的欲说还休,是草原的风再也吹不到中原,而爱与愧是一生的鹤唳华亭。
而影片中除了郭靖还很吸引我的一个人设是大汗,把一个千古风流人物的复杂塑造的淋漓尽致。
郭靖和大汗和草原的选择的走向的相左,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十年来深恩尽负,死生师友”的艰难选择。
在这146分钟的江湖里,你会读懂郭靖,我们不去谈武侠的内核,怕谈的虚浮,谈的不够落地,人们所阅读和观看的作品和人生阅历往往会影响人的视野。但对于做为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我来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做为武侠区别于武打的点在于,大侠,会永远选择站在百姓这一边。
在过往的岁月,江湖好像被遗忘在我们书架里的某一个角落。
在文学影视作品题材飞速发展的时代,我的刀生了锈,我的盾落了灰。
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金庸武侠,则是在资源尚还贫瘠精神,物质世界飞快更新的产物。黑白分明,恶有恶报,正义永存,无疑是人心所向。
江湖的丛林法则从来都是,强者会用手丈量天地,在每一个无助弱小困惑的人面前撑一把伞,扶危济困,遮风挡雨。我们可以在江湖骑最快的马舞最利的刀喝最烈的酒,只要天下苍生一声呼唤,便使出降龙十八掌,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江湖百年,仁道是大侠震刀的一瞬间。
侠,以武犯禁,纵死犹闻侠骨香,是不畏强权伸出来的正义之手,是与名利无关的血性,是人类高级的浪漫主义。
侠会随着时代不断的更新,乱世里的振臂一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侠,岁月静好时负重前行的人也是侠。在“江湖”里,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成为郭靖,有有力的手臂,再撑一把伞,朝向每一个需要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