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医生阅人无数,虽然会有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患者和家属,但这么多芸芸众生里,难

直率最后圆圆月 2025-01-30 08:39:37

常说医生阅人无数,虽然会有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患者和家属,但这么多芸芸众生里,难免有一些人渣。即便是德高望重的老大夫,也都被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闹过。我曾经跟一个特别耐心特别负责的主任出诊,忽然就进来一对夫妻,一开始假装问患者病情,没一会儿就开始阴阳怪气,甚至出言不逊,指责老主任没好好看病,没用对药。那个趾高气昂的样子,让我现在想想都来气。但老主任只是陪笑,很耐心的解释,最后他们才悻悻而去。 问题的症结在于,在这个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他们的观念里就缺乏对医生最基本的尊重,他们天生就把医生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来医院看病就好像去路边店里捏脚,想着让自己像大爷一样被伺候,既要求服务,也要求疗效。治不好就是你不用心,就算治好了你也还是黑心坑了他们钱。 究其原因,我觉得第一点,有些人素质就是差,不止不尊重医生,他们不尊重任何人。第二点我们要详细聊一聊,就是现在很多人依然对医生有着很大的偏见。 时间拨回到30年前,从国内的医疗迈出市场化(以药养医)这一步开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愈发凸显,这背后是层出不穷的过度医疗,医生吃回扣,灰色收入,可以说把医生的名声坏透了。老百姓也是对此深恶痛绝,谁家都有个头疼脑热生病的时候,不管谁排不到床位或者拿到巨额账单的时候,都会把这笔账记到医生头上,没人深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体制问题,也没人深究医生内部也分领导和打工人。这种偏见由来已久。 后来因为非典,暴露了很多医疗市场化带来的问题,比如医院在公卫和感染相关科室投入建设的不足,医生数量不足,医生培养规范化程度不足。所以我们又调整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政府给公立医院更多的约束,使其发展更加规范;医学院校扩招,加紧加快培养更多的医生;同时也建立健全了医保制度。 本来一切应该是向好发展。但新的问题还是暴露出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的医院越来越大,小的医院越来越小,导致医疗资源严重不均,患者都挤破头去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不减反增。同时也导致患者对小医院的大夫不信任,事实也是,在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医生培养模式下,以及大型医院充分吸引了大量优质人才的背景下,小医院的大夫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而另一方面,医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并将此压力转移到医院,进而转移给医生,最终还有可能反噬到患者。 只能说,这二三十年来,医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但收入却越来越紧缩。医院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两极分化,分级诊疗的目标仍然没有实现。对于能抢到大医院就诊号的患者,除大病以外,他们确实可以以相对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但仍然有大多数患者,想要优质的医疗资源,却无能为力。 所以怎么办呢,第一就是改善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培养更多的优质医生。第二是解决医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用物质回报鼓励更多的优质医生去到小地方和小医院,这样也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分级诊疗。第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前者提供基础医疗保障,后者提供大病医疗保障。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也会慢慢改变,良性循环也因此而慢慢建立。 医生这个群体不该承载着如此大的期望,也更不该承受着如此大的偏见。看病难看病贵不是医生造成的,有些病治不好也不是医生导致的,医生从来不站在患者的对立面。你我都是普通人,都是时代的一粒沙罢了。 我们今天放下情绪,聊的都是背后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希望一次次医生的被伤害,一次次医学生的自杀,一次次患者的因病返贫,能不断的提醒我们做出更多的改变。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用户59xxx03

用户59xxx03

4
2025-01-30 12:27

你说的真好,真对,真合理,但是我视而不见!闻而不听!做而不为!

直率最后圆圆月

直率最后圆圆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