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纳粹德军入侵列宁格勒,已经打得山穷水尽的苏联红军,却在这时派出一名87

熹然说历史 2025-01-30 23:06:58

1942年纳粹德军入侵列宁格勒,已经打得山穷水尽的苏联红军,却在这时派出一名87岁的平民,让他带领士兵逆转战局。 1941年夏天,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史称"巴巴罗萨行动"。德国人发动闪电战,坦克像利剑一样插进苏联的腹地。 列宁格勒是苏联第二大城市,是革命的摇篮,也是纳粹德军梦寐以求的目标。1942年,德军对列宁格勒发起了总攻击,企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 数十万德军围困了列宁格勒,切断了通往外界的所有补给线。城内的苏联红军面对敌人狂风骤雨般的炮火和轰炸,伤亡惨重。 守军断粮断炊,弹药也快射光了。冬天来临,饥寒交迫,许多士兵被冻僵在战壕里。城内平民同样遭受着非人折磨,靠吃皮带、树皮勉强度日。 列宁格勒的苏联红军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如果这座城市失陷,将是苏联的重大耻辱,也会极大鼓舞德军士气。 可以说,1942年列宁格勒保卫战,是卫国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成败在此一举,形势危若累卵。 就在列宁格勒战事吃紧、苏军岌岌可危之际,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挺身而出,成为了守城军民的希望之光。这个人就是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莫罗佐夫。 莫罗佐夫是十月革命的参与者,曾与列宁一同战斗过。他精通多国语言,是军事家、科学家,还当选过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 白发苍苍的莫罗佐夫本可以安享晚年,但面对祖国危难,他毅然决然要求上前线。征兵处的同志劝他:"莫罗佐夫同志,您年事已高,就在后方为我们出谋划策吧。" 然而这位倔强的老人没有答应。他说:"只要祖国需要,我就要上战场。保卫列宁格勒人人有责,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后来,莫罗佐夫的请求得到批准。他被任命为一个步兵连的指导员,率部投入了最前线。莫罗佐夫的部下都是一些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新兵。 老人丝毫不介意这些。他对战士们说:"孩子们,不要怕牺牲。为了祖国,为了列宁格勒,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 莫罗佐夫以身作则,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他虽然年事已高,可是枪法却异常精准。他所在的部队给德军造成重大杀伤。 德军知道这支苏军部队中有一位神枪手,不知是何许人。于是德军派出王牌狙击手,企图干掉这个让他们吃尽苦头的神秘高手。 然而,87岁的莫罗佐夫可不是吃素的。狙击手们费尽心机,却总也打不中莫罗佐夫。反倒是莫罗佐夫,一枪干掉了不少德国狙击手。 莫罗佐夫身先士卒的英雄事迹很快在守军中传开,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发誓要向莫罗佐夫学习,要像他那样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这位87岁的老兵俨然成了苏军的精神象征。在他的激励下,苏联战士们顽强抵抗,德军的攻势一次次受挫。莫罗佐夫以铁血铸就了不朽丰碑。 莫罗佐夫的英勇事迹,如一剂强心针,激励着守城部队士气大振。苏联指挥部也抓住时机,调整战略,力图扭转战局。 苏军在列宁格勒城内展开巷战,利用废墟、地下室等有利地形,针对德军发起不对称作战。德军机械化部队在城市作战中难以发挥优势,攻势渐渐受阻。 与此同时,莫罗佐夫等一批优秀指战员的事迹,在全苏联广为传颂。越来越多苏联人民听到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消息,纷纷要求奔赴前线,投入卫国战争。 1943年,形势终于出现转机。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苏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为列宁格勒守军注入了强大信心。 苏联最高统帅部抓住战机,下令从多个方向向列宁格勒增援大量兵力。久经沙场的苏联将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等也来到列宁格勒战场指挥作战。 在内外夹击之下,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经过900天浴血奋战,英勇的列宁格勒守军终于在1944年1月粉碎了德军的围困。 莫罗佐夫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列宁格勒这座光荣的城市。数十万守军与平民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功勋彪炳史册。 1945年5月,当莫斯科上空响起胜利的礼炮时,列宁格勒的军民无不热泪盈眶。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苏联取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怎样巨大的牺牲。

0 阅读:42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